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4572
第一跖骨近端斜楔形截骨联合软组织手术治疗重度拇外翻(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付德林,沙汹涛,田艳丽,薛轶群
第1页

    参见附件。

     某女,36岁,双侧拇外翻,2008年9月在局部麻醉下行第一跖骨近端斜楔形截骨联合软组织手术,术后2009年12月回院回访效果较满意,如图1、2。

    5 讨论

    5.1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对于第1、2跖间角大于16°的重度拇外翻,手术治疗是矫正的根本方法,其基本目的是缓解疼痛,恢复跖趾关节的正常关系和足内侧序列的稳定性[6]。目前很多学者认为,凡是发生足母外翻者,在足的解剖上必然有某些缺陷,如足母趾外偏及第一跖骨内翻[8]。目前临床治疗拇外翻的常用方法有软组织修复术(McBride等法)、第一跖骨截骨术、拇跖关节成形术、拇跖关节融合术。在拇外翻的治疗中改善第一跖骨内翻是治疗的主要方向。因此当跖间角大于16°时,采用软组织手术很难彻底矫正,极易造成畸形矫正不足或畸形复发[8]。临床常用第一跖骨截骨术。第一跖骨截骨术分为3种:①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如Mitchell 、Welson等;②第一跖骨干截骨术如Ludloff;③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术如开放或闭合斜楔形截骨、基底弧形截骨。以上截骨手术各有优缺点,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直接决定着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10]。第一跖骨远端截骨术术后稳定性好,愈合快疗程短的优点,但此术式术后发生短缩明显,并且畸形矫正能力有限,只适合轻中度的IMA增大。第一跖骨干截骨术主要缺点是术后愈合相对困难。第一跖骨近端截骨术如开放的斜楔形截骨术矫形能力强,并且可以有效的矫正重度拇外翻。

    5.2 拇外翻的病理变化:第一跖骨头内收、旋前及抬高,内侧骨赘形成甚致发生拇囊肿。第一趾骨外翻、旋前(个别旋后)。籽骨脱位(实际上是第一跖骨半脱位)。在软组织方面,跖趾内侧关节囊松弛,外侧关节囊挛缩,拇内收肌腱与屈拇长肌腱外侧头挛缩。前足横弓减弱或消失,前足增宽等。本组患者均采用第一跖骨近端开放性斜楔形截骨术,配合远端软组织治疗。使第一跖骨头在向跖侧移位以增加其负重能力。在跖骨头在向跖侧移动的同时向跖侧旋转,第一跖骨头进一步下降,其负重能力进一步的得到加强,前足横弓也得到了恢复重建。同时减轻了第2、3跖骨头过度负重后引起的疼痛。第一跖骨近端截骨的缺点是截骨后的短缩,使横弓塌陷加重,同时对动力及静力平衡产生较大影响。笔者采用开放性斜楔形截骨术,通过截骨远端的跖移跖曲将以上缺点得到改善,手术中用克氏针固定,可以控制矫形角度及跖骨头方向,尽量将截骨远端跖曲,足弓塌陷得到进一步塌陷。同时紧缩关节囊,使静力系统得到加强。本组患足21例术后优良率达到95%,未出现延迟愈合、拇内翻、拇跖活动受限等不良现象。

    5.3 第一跖骨近端开放性斜楔形截骨术联合软组织手术,具有愈合快,跖骨短缩小,矫形能力强的优点适合治疗重度的拇外翻。

    [参考文献]

    [1]胥少汀,于学钧.拇外翻手术治疗[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2,7(1 ):36.

    [2]Kitaoka H,Alexander I,Adelaar R,et al.Clinical rating systems for anklehindfood,midfood,hallux,and lesser toes[J].Foot Ankle Int,1994,15(7):349-353.

    [3]Peterson H,Newman S.Adolescent bunion deformity treated with bouble osteotomy and longitudinal pin fixation of the first ray[J].J Pedi-atr Orthop,1993,13:80-84.

    [4]Torkki M,Malmivaara A,Seitsalo S,et al.Surgery vs orthosis vs watchful waiting for hallux valgus:a randomized trial[J].JA-MA,2001,285:2472-248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5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