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1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083003
小切口腋臭根治术中应注意的细节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日 徐勇 郭世珍
第1页

    参见附件(5420KB,3页)。

     2.9 术后换药及拆线:换药的作用在于保持伤口干燥,防止感染,观察术区皮片血运情况,观察是否有皮下血肿及皮肤皱褶。一般创伤后组织液的渗出期在48h内,此期内皮瓣同皮下的粘连不牢。如果过早换药,可能损伤这种粘连,且换药后还可能继续渗液,形成血浆肿。如果换药过迟,血肿积聚,阻碍皮瓣吸收营养,皮肤可能会缺氧坏死,对位不良的皱褶也会较难纠正。综合考虑,笔者认为术后首次换药在术后36~48h较佳。术后一周再次换药,拆去加压绷带和棉垫,术区消毒,垫几叠无菌纱布,用8号网状弹力绷带轻压手术区至拆线(图3)。由于本手术方法损伤了真皮下血管网,恢复较慢,过早撤除有效压迫,很容易出现皮肤、皮下脱层,形成小血肿或血清肿。因此再继续给以适当的压迫制动,还是很有必要。由于类似于厚中厚皮片的游离移植,切口处皮肤的早期营养主要靠组织液间接供给,术后三天才开始生长血管,五天建立较好血供,所以拆线时间以术后14天为宜。临床中发现术后10天大部分切口愈合并不牢固,折线后伤口会有轻微的裂开,术后瘢痕会相对明显。由于术区中央皮肤营养始终较差,虽然真皮无坏死,但拆线时往往有表皮角质层脱落,露出新鲜有光泽的皮肤(图4)。术后1月左右,皮下可能会出现一些纤维增生,触觉皮肤有些硬,半年以后逐渐软化。

    综上所述,小切口腋臭根治术在直视下操作,精确掌握层次,可以有效的去除大汗腺组织,避免损伤真皮。术后注意包扎固定、换药观察、拆线时间等细节,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栗颖利,陈辉.腋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0,18(7):1082-1084.

    [2]陈剑名,杨镇生,黄海滨.小切口修剪顶泌汗腺治疗腋臭的技术要点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8):1115-1117.

    [3]鲁开化,彭湃,刘斌,,等.腋臭外科治疗的临床与病理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0):1421-1424.

    [4]胡启翔,王慧英,张健,等.腋臭大汗腺分布范围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4):555-556.

    [5]陈辉,李承新,杜洁,等.汉族人腋臭大汗腺的分布与手术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9):1286-1287.

    [6]栗颖利,陈辉.腋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0,18(7):1082-1084.

    [7]陈辉,李承新,杜洁,等.汉族人腋臭大汗腺的分布及手术治疗[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9):1286-1287.

    [收稿日期]2010-10-14[修回日期]2011-01-11

    编辑/张惠娟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542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