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1975610
得保松和甲氨蝶呤联合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67例(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廖洪跃 欧阳天祥 黄大江 周 军 李 影 吴礼诚 邹来兴
第1页

    参见附件(1530KB,3页)。

     得保松联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能够发挥联合作用,效果肯定,又可以减少单种药物剂量,副作用极其轻微[6]。目前治疗血管瘤使用最广泛和效果最好的药物为类固醇激素,得保松含二丙酸倍他米松和倍他米松磷酸钠,可溶性倍他米松磷酸钠在注射后很快吸收并迅速起效、二丙酸倍他米松注射后难以溶解,成为一个供缓慢吸收的储库,持续产生作用,从而长时间控制症状(约3周),得保松通过诱导肥大细胞增加并分泌活性介质促进内皮细胞凋亡而实现促进血管瘤消退[7]。甲氨蝶呤属抗叶酸类抗肿瘤药,主要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而发挥作用,其较特异地作用于DNA合成期[8],生长比率高的细胞如血管瘤内皮细胞对甲氨蝶呤作用较敏感,能抑制其增殖,且副作用小,注射在浅表间质内不产生皮肤坏死。得保松与甲氨蝶呤联合,从不同途径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药物使用剂量较小,作用较温和,能够抑制血管瘤生长而不产生皮肤坏死等较严重并发症。

    治疗中我们对婴幼儿血管瘤需和婴幼儿时期的血管畸形进行鉴别。血管瘤是真性血管肿瘤,为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所致;血管畸形为先天性脉管结构发育异常,内皮细胞无异常,出生时血管畸形已经存在,但不一定能够发现,临床表现为局部隆起/不隆起皮面的青紫色斑块,质地松软有压缩感,瘤体大小可随体位变化发生改变,阻断回流静脉,肿块大小明显改变,随身体发育同步增长,不会消退,对得保松和甲氨蝶呤不敏感。

    本组通过对67例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我们认为,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得保松结合甲氨蝶呤适合于大多数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能够显著控制血管瘤的生长,并促进其消退,而且无明显副反应。

    [参考文献]

    [1]Mulliken JB,Glowacki J.Hermagiomas and vascular malformation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a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endothelial characteristics[J]. Plast Reconstr Surg,1982,69(3):412-420.

    [2]孙沫逸,杨耀武.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治疗观念亟待更新[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2):180-182.

    [3]郑家伟.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40(3):185-186.

    [4]Beck DO,Gosain AK.The pres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emangiomas[J].Plast Reconstr Surq,2009,123(6):181-19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3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