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医学》 > 20198
编号:13539603
尿RBP、L-FABP及血清Presepsin对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AKI的预测价值 ?(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日 《新医学》 20198
     FABP主要表达于肝脏,是游离脂肪酸在胞内维持稳定的重要调节因子。Fujita等[9]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造影后48 h测量L-FABP水平可检测肾损伤,并预测CAG后1年的肾损伤。吴光勇等[10]的研究表明,尿L-FABP水平随颅脑外伤病情加重而升高;其升高时间点显著早于常规肾功能指标血肌酐。说明尿L-FABP或可更早预示肾损伤。本研究提示该指标对AKI具有较好预测价值,其可能机制为L-FABP在颅脑外伤状态中转运长链脂肪酸,并在细胞内信号转导中起参与作用,且具备抗氧化效能,参与细胞生长、繁殖的调节,而病情加重时为满足机体稳态需求,需分泌更多L-FABP加以调节,故L-FABP表达增高。此外,颅脑外伤术后,肾小管细胞内游离脂肪酸升高,其氧化形成的脂质过氧化物、活性氧簇可导致胞内三磷腺苷衰竭,促使肾小管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造成L-FABP溢出增加,且该过程可潜在促发AKI[11-12]。故尿L-FABP有助于预测肾脏近端小管受损情况。

    Presepsin蛋白是CD14可溶性N端片段亚型。据有关文献报道,基于分子研究提示,Presepsin可被肾小球滤过,经近端小管吸收,进而分解,其在肾脏受损过程中呈现异常代谢[13]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