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6427
金刚经心经坛经.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2月7日
第1页
第9页
第16页
第28页
第43页
第93页

    参见附件(9180KB,312页)。

     《金刚经·心经·坛经》为“中华经典藏书”书系之一。《心经》、《金刚经》、《坛经》在佛教中的地位,不仅在中国佛教中体现着原典精神和独有的思想价值,从中国文化史的视野来看,它们的影响并且关涉到僧俗各界,渗透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因而如欲深入佛教研究或是欲对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此三部经是一个基础,是必须一读的经典。

    内容介绍

    “中华大字经典”系列丛书是为老年朋友阅读传统经典而编辑出版的。每年我国有数十万人进入老年人行列,每年我国大约出版图书数十万种,但是为老年人出版的图书比例甚小。很多老年读者感叹:眼睛越来越花,图书的字倒越小越密,用放大镜看书实在太不方便了!如何为数以亿计的老年朋友出版他们能读的图书,应该是整个出版界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国学热”不断升温,大批老年朋友也希望一睹经典原貌、品尝经典的原汁原味,更有不少是在年轻时就读过这些经典,退休以后打算利用闲暇重读经典。中华书局是我国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重镇,近百年来出版了大批优秀图书。为提倡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顺应老年朋友的需要,我们精心策划了这套“中华大字经典”系列丛书。

    从选目上看,它既包括“四大名著”这样的古代文学经典作品,也包括《论语》、《孟子》、《庄子》、《孙子兵法》等思想文化经典;在内容方面,我们对文本精心标点、准确注释;在设计上,充分考虑老年读者的特点,装帧、封面的设计大方得体,正文部分采用大字排版,疏朗有致,而对部头较大的图书,采用分册处理,让老年朋友拿得住、看得清、读得懂。

    前言

    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一。禅宗是与《金刚经》结缘最深的中国佛教宗派,据说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因为听闻《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经文而顿悟成道,所以《金刚经》也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视。

    其他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也都有注疏。佛教以外的文人学士,也以《金刚经》作为修心养性方式,而且还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并列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宗经宝典。在民间其流传也甚广,连目不识丁的妇露也可以随意背出一段或一句《金刚经》。由此可见《金刚经》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比较广泛,直至近代和当代,寺院僧人日常课颂和讲经说法,都依此经。这说明了《金刚经》既重般若的悟证,探讨了一切法无我之理,卷铁又不多,恰合中国人的口味,也适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长,完全适应中国的人文环境。

    《心经》是佛教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一部经。六百卷般若经当中,最简括切要、提纲挚领者,当推《心经》了。

    而言简意赅的《心经》也是一切般若法的核心,是《大般若经》的主体和精髓。《心经》全文不过二百六十个字,但含义却极广博而精深。《心经》在中国有众多译本,至于《心 经》注疏,自古以来就有百来家之多,今人的讲注更是不计其数,可见此经传诵之盛。这种情况的形成,与它在佛教中的地位以及本身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关系甚密。

    《坛经》是绝无仅有的一本被称作是“经”的由中国僧人撰述的佛典。《坛经》是六祖惠能大师将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结晶,他既保留了佛陀原始的“以心印心”的禅法思想,又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禅法发展上,建立了真正的中国禅宗。由于融合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国佛教的禅法思想也就更加民族化、系统化、通俗化和大众化。同时,《坛经》也是中国祖师顿悟法门的根本源流,是佛弟子明心见性的法宝,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学、哲学的一个宝库。1978年,钱穆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的系列讲座上,指出了七部作为中国学子必读的书,其中《坛经》便是其中一本,这可见《坛经》在国学中的地位。

    从以上说明,我们不难发现《金刚经》、《心经》、《坛经》在佛教中的地位,不仅在中国佛教中体现着原典精神和独有的思想价值,从中国文化史的视野来看,它们的影响不仅关涉到僧俗各界,也渗透到了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如欲深入佛教研究或是欲对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此三部经是一个基础,是必须一读的经典。

    不但如此,现今社会纷繁复杂,现代人尝试从传统文化中实现人格完善、自身价值、利益社会、心智平和等理想,大乘佛教“自利利他,自觉觉人”的精神,能资以人们从事现代意义上的“菩萨行”。学习经典中的思想内涵。

    金刚经心经坛经预览

    目录

    金刚经心经坛经

    行由品第一

    般若品第二

    疑问品第三

    定慧品第四

    坐禅品第五

    忏悔品第六

    机缘品第七

    顿渐品第八

    护法品第九

    付嘱品第十

    原文书摘

    忏悔品第六

    本品记述惠能为来山听法的四方士廉讲授“自性五分法身香”、“无相忏悔”、“自心四弘誓愿”、“无相三归依戒”以及“一体三身自性佛”等法。自性五分法身香分为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倡导修行之人自心戒定慧,自心解除攀缘系缚,求得解脱。接着传授无相忏侮,界定了“忏侮”的定义,忏即说出前罪,悔即断除后过。讲说了“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的自心四弘誓愿。授“无相三归依戒”,变以往的归依佛、法、僧三宝而为归依觉、归依正、归依净,力倡归依自性,而非外力,所谓“自性不归,无归依处”。最后为大众讲说何为“清净法身佛”、何为“圆满报身佛”、何为“千百亿化身佛”的一体三身自性佛法门,三身佛都在自性,不在身外,从自性生,不从外得,佛性本具,即心即佛。

    金刚经心经坛经截图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9180KB,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