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7056
补充铁剂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44期
     治疗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当今世界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之一。造成人体缺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因长期慢性失血,如反复鼻衄、溃疡病、月经过多、痔疮出血、钩虫病感染等,有的因肠道对铁的吸收发生障碍,如肠胃手术、慢性痢疾等,还有的由于生理原因对铁的需要量增加,出现供不应求,如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等。

    预防缺铁性贫血要针对病因积极控制慢性失血,防治钩虫病,治疗慢性腹泻和萎缩性胃炎,改变偏食习惯,对婴幼儿、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要及时补充含铁较多的食物。明白了病因,还要了解各种药物的适应症和副作用,有的放矢,选好药物。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目前仍以补充铁剂为主。大家接触较多的铁剂有以下几种:

    硫酸亚铁

    是目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最常用药物。治疗有效者,在服药4~5天血液中红细胞即可上升,第7~12天达到高峰,1~2个月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但要注意的是此时不能停药,因为体内由于贫血而造成的储存铁缺乏,应继续服药2~3个月才能得以改善。服用硫酸亚铁容易引起胃肠不适、腹痛、腹泻或便秘等副作用,因此,宜饭后服用。

    富马酸亚铁(富血铁)

    口服后吸收较好,治疗效果较迅速而稳定,是副作用较小的一种药物。

    琥珀酸亚铁

    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较硫酸亚铁为优。成人每次口服0.1~0.2克,口服3次,儿童酌减。

    枸橼酸铁铵

    本品为水溶液,比较适合于儿童和不愿吞服药片的成年人作用。枸橼酸铁铵的副作用比硫酸亚铁轻,但久服易将牙齿染黑。

    右旋糖酐铁

    为注射剂,适用于下列情况的重症缺铁性贫血患者:(1)口服铁剂有严重胃肠道反应;(2)口服铁剂不能吸收(如有胃肠疾病);(3)妊娠期或因手术必须在短期内纠正缺铁。本品肌肉注射易引起局部疼痛,药液溢出至皮肤下可使局部皮肤呈黑色,故应作深部肌肉注射。部分病人有过敏反应,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掌握适应症和使用剂量。

    缓释铁

    这是一种新型的铁剂,服用后药物在人体内可以缓慢释放,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或减轻药物的副作用或中毒现象,而且还可以延长药物在人体内的有效时间。因此,既可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也可为病人服药提供方便。缓释铁口服制剂,一般服药一次可维持8~12小时。因此患者一天只需服药2次,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患者使用铁剂时,倘若同时服用维生素C或稀盐酸,一般可提高铁的吸收。反之,倘若同时服用抗酸药,如甲氰咪胍、丙谷胺、阿托品、溃疡平等;碱性药物如小苏打、胃舒平、氨茶碱、氢氧化铝、鞣酸蛋白等,则会影响铁的吸收,降低治疗效果。此外,四环素类药物也不宜与铁剂合用,这些也须时刻注意。

    贫血患者补铁期间的饮食大有讲究。高蛋白、酸性食物与饮料,可促进铁的吸收,而高脂肪食物则适得其反。茶叶和咖啡中含有鞣酸,可使铁的吸收率下降。牛奶中含有乳铁蛋白,可与肠道内的铁结合,从而可以降低铁的吸收率。

    许多食物本身含铁量较丰富,如紫菜、海带、田螺、黑木耳、芹菜、西红柿、蘑菇、豆类、动物内脏、干果等。常吃这些食物对预防缺铁性盆血,也具有良好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邱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