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7219
高考有压力 肠胃易“激动”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42期
     最近,高三女生小菊经常拉肚子,一天跑厕所6~7次,越是考试越想上厕所,令她非常尴尬。上医院做过多次化验,连肠镜都做了,并没有查出器质性病变,但消化道症状是实实在在地存在。医生说她得了“肠易激综合征”。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声生教授介绍,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老人和小孩都有可以得病,尤以女性多见。目前,消化专科门诊病人中约40%是肠易激综合征,其中,高考学生占了一定比例。

    肠易激综合征又称结肠过敏、过敏性结肠炎、神经性结肠炎、结肠功能紊乱等,是一个以动力异常和感觉异常为根本病理生理特点的功能性疾病。肠易激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肠道容易激动,只要一激动,就容易出现腹痛、以及大便性状的改变,比如腹泻和便秘,粪便中可带有黏液、便后不爽感。而且这种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并非完全特异的,与其他类型的肠道疾病症状也可以非常类似,比如、肠息肉等,也可以出现这些症状,因此有些患者容易被误诊。所以患者不能自动对号入座,更不能随便吃一些药物了事,而是要到正规医院明确诊断。需要强调的是肠易激综合征一定要排除肿瘤等器质性疾病才能诊断。

    由于造成肠易激综合征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发病机制也较为复杂,可能与精神心理、肠道感染、食物、药物、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精神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张声生说,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在肠道,根源在“肝”。脾胃的正常运化有赖于肝的正常疏泄调节功能。若肝失疏泄,横逆犯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气机紊乱,最终导致肝郁脾虚,腑气不调,则出现肠易激综合征的各种症状。因此,中医认为,肝乘脾土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多为肝郁脾虚之证,故治宜抑肝扶土,调理肝脾,这就是中医整体调理的原理。中医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中医根据不同的症状将肠易激综合征分为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湿热内阻证、脾湿阳虚证、燥热津亏证等。针对不同的证,采取不同的方法随证加减治疗。除口服汤药或中成药外,还可以配合电磁穴位疗法等,用电子针灸刺激人体的穴位,从而改善人体的肠胃功能,一般1~2个疗程大多都能见效。

    张声生强调,避免患肠易激综合征,关键在预防。高考学生首先是要积极调整心态,保持自信乐观、平和稳定的情绪,听听音乐、睡前洗个热水澡等方式让自己放松。家长要善于疏导孩子的情绪,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并且学会给孩子解压。第二,饮食以规律、清淡、易消化、少油腻为原则,要有足够的蔬菜和水果。每天高脂肪的摄入量要适度,避免过多给肠胃造成损伤。少吃大豆、豆角、洋葱等容易产气的食品,适当增加粗粮的摄入。第三,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百拇医药(周颖 李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