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儿童保健 > 信息
编号:11118159
黑龙江儿童血铅超标率达14.6%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65期
     由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最近完成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血铅水平与儿童身高、体重、智力和性情有显著的相关性,受调查的4~6岁儿童平均血铅超标率为14.6%;这一数值虽然处于国际水平的正常范围内,但提示铅污染仍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工业基地,有石油、煤炭、机械、造纸、化工等多种行业。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的污染物越来越多,尽管省内已陆续有局域人群铅水平增高的报道,但目前全省城市的婴幼儿血铅水平尚没有总体水平的评价。就此,黑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赵忠厚等人在承担的一项预防医学课题中,选择了哈尔滨、佳木斯、大庆、鸡西4个代表性城市,随机抽取当地幼儿园的4~6岁儿童1012人,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对他们血中19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其生活、生长环境及身体、智力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分析环境影响因素与血铅浓度的关系。

    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4城市儿童血中锰、铜、铬、钡偏高于国际标准;血中锌、钴、钒、镉、汞低于国际标准;而血铅超标率则在14.6%。这其中,4~5岁儿童组血铅水平与其身高、体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6~7岁组儿童三者联系相关不大。研究中还发现,血中铜元素与铅元素有拮抗作用,如果这一作用被证实,将有可能为今后铅中毒的治疗提供一个新方法。

    赵忠厚主任医师介绍说,作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物,铅的分布广,能通过食物链、土壤、水和空气进入人体并长期蓄积,累及神经、造血、消化、心血管等系统。与成人相比,儿童是铅危害的敏感人群,一方面幼儿消化道对铅的吸收较成人高约5倍;另一方面,幼儿单位体重呼吸和食物摄取铅的量较成人高。此外,婴幼儿还经常把手和玩具放在嘴里吸,使之接触铅的几率更高。

    专家指出,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化产物进入人们的生活环境,尤其有必要摸清铅污染对幼儿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的影响,以及婴幼儿血微量元素水平和相互间的关系。这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为进一步制定人群干预策略和环境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百拇医药(衣晓峰 靳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