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007753
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临床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6年第6期
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ACM,SM);,后颅窝减压;,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1临床资料,2治疗方法,3结果,4讨论
     【摘要】 目的 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ACM并SM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全组病人均采用手术治疗,单纯后颅窝减压48例,后颅窝减压+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14例,两组总有效率83.3%,无效及恶化11例。结论 对ACM并SM手术是首选治疗,但存在机理不明,临床评价疗效标准不统一问题,部分病例术后效果不理想。

    【关键词】 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 (ACM/SM); 后颅窝减压; 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我院神经外科自1996年6月~2006年1月间共收治62例经MRI确诊的资料比较完备的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ACM/SM)病人,分别采取了后颅窝减压和后颅窝减压+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病人,男38例,女24例;年龄最大者52岁,最小6岁,平均28.5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5.6年。

    1.2 临床表现 颈项部疼痛32例,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6例,肢体运动功能障碍26例,感觉障碍28例,共济失调16例,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5例,大小便失禁2例,隐性脊膜膨出2例。

    1.3 影像学资料 本组全部病人均行MRI检查,图像显示小脑扁桃体不同程度下陷,最长者达C2水平,按chiari分型,Ⅰ型46例,Ⅱ型14例,Ⅲ型2例。如按pillay[1]分型,则属于A型。

    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中采用单纯后颅窝减压术48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