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976971
今年药材生产为何温而不火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37期
     宫光前 安徽省太和县高效农业开发研究所

    2005年,药材市场全面复苏,行情全面上涨,按常规定能刺激2006年药材生产,然而,今年的药材生产情况却并未如人所料,温而不火成了今年药材生产的真实写照。据有关方面调查:全国除白术、红花、防风、丹参、白芷、菊花、玄参等几个热点品种的生产得以发展外,其它绝大多数药材品种的生产都停滞不前,甚至仍在萎缩,这是什么原因呢?

    多年的药市低迷伤透了药农的心。药材市场自1997年下半年开始整体走下以来,至今已近10年。在这近10年的时间里,大部分药材行情越降越低,甚至烂市,无人收购。生产者大多赔了,很少有人得利,纷纷改种其他作物。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作用下,即使药材涨价,他们也毫不动心。

    行情反复无常,令人却步。相对于其它商品,药材行情有起伏不定、反复无常的特性,令人难以捉摸。药价涨了,就去种植,等你种出来了,价又跌了。不少人屡屡受挫,以至发誓不种药材。

    外出打工,无力种植。近年来,农村中的青壮劳力,大多出外打工,剩下的大多是老弱妇孺。打工收入,每月一般在千元左右;中药材生产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甚至更长。相比而言,种药不如打工收入来得快而稳。弃种药而打工,便成为青壮年的必然选择。而种药材又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剩下的老弱妇孺又力不能及。因此,也就不种药材了。

    价格上涨远未到位,很难刺激生产发展。2005年的药材是涨价了,但除白术、白芷、红花、玄参等个别品种价格上涨到一定高位外,其他品种如桔梗、薄荷、党参、人参、柴胡、丹皮、白芍等大多数品种的价格远未涨到位。这些品种按目前价位仍不如种粮。因此,也就很难刺激生产发展了。更何况,还有好多品种涨而复降。

    种源制约。由于近10年的行情走势下,药材生产遭到毁灭性破坏,不少药材品种的种子都无人繁殖,个别品种甚至到了将近绝种的地步。既使行情上涨,要想发展生产,无奈种源紧缺,只得作罢。如白芷行情上涨,白芷生产却难如人意就是一例。

    粮价高悬,挤压生产。为鼓励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最低保护价收购粮食、“三补一免”等政策。高悬的粮价,优惠的政策,使农民种粮的收益高于种药,而且种粮便于机械化作业,省工省时,弃种药改种粮便成为农民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既使2005年药材行情普遍上涨,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药材生产却并未得以发展起来。随着库存的消耗,药材市场的形势将由以消耗库存为主转为以消耗当年新产货源为主。新产货源的多少将直接左右着未来市场行情走势。希望经营者密切关注各地药材生产形势,以便抓住机遇,把握商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