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18416
专家认为野山参有望恢复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52期
     记者张东风从日前在杭州召开的“野山参资源恢复和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濒危的传统野山参资源有可能在40年后得到恢复与发展。这是与会专家经过研讨得出的结论。

    据国家林业局1996年到2003年所做的一次全国性野生植物资源普查结果,野生人参属于物种株数在10株以下的濒危植物。为了保护这一濒危物种,国家药典在2005版中已将山参删除并改为林下参,即将“采用人工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20年的林下参作为药用品种。那么,野山参作为传统中药中的百药之首,其资源能否得到恢复和发展呢?与会代表们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一致认为,保护好野山参生长的森林环境,科学、规范地发展林下参,40年以后野山参资源是有可能得到恢复和发展的。

    专家提出,野山参资源可望恢复的理由有二:一是从1989年起,吉林省长白山区就开始全面实行林地承包到户,使森林植被得到了恢复,也为野山参创造了生长的环境,野山参资源也因此得到了保护和自然发展;二是从近年来采挖到的野山参看,虽然总重量下降,但小货数量上升,由此可见野山参自然繁殖已经有了上升趋势。

    有关专家认为,有史以来,大家都认为野山参的药用价值比栽培参好,究竟好在哪里、怎么好,目前还缺乏系统、细致的研究,尚无定论。尽管林下参很难成为野山参,但生长20年以上的林下参应该可以视作野山参。因为生长20年以上的林下参的抗病能力基本可以达到野山参的自然免疫功能。同时,有效成分含量可高于栽培人参一倍。专家还指出,产区1989年发展的林下参,5年后就将达到20年的生长年限,尽管这样的林下参存活率只有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但其总量将可望达到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山参总量。林下参的发展也将促进野山参资源的恢复和繁衍。

    专家还特别强调,发展林下参首先要繁育种源,其次要坚决杜绝人工管理,应让其自然繁衍生长20年以上,使其逐渐恢复野生特性。

    图为沈阳药科大学副校长毕开顺(左)与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副主任果德安(右)在研讨会上仔细察看林下参样品。,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