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人与医学
编号:11021957
注射的滥用、危险与安全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4日 医学捌号楼
注射的普遍滥用,滥用注射的危害,一、传播感染,1.传播血源性感染,2.化脓性细菌感染,二、药物造成的损害,药物出现毒性和副作用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注射给药一般都比口服要高,三、医护人员疏忽失误造成的危害,四、激发脊髓灰质炎野毒株或疫苗
     注射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医疗技术,有效的给药方式。虽然注射具有创伤性,使药物直接进入人体,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如果注射是治疗和预防措施所必需的,而且遵照安全的操作规程进行,则其潜在危险相对于它的价值则是微不足道的。

    本世纪20年代以后,特效化疗药物和抗生素以及有效疫苗的相继问世,防治感染性疾病的运动在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开展,使注射在这些国家逐渐普及开来。1,2 由于药物注射的效果与医务人员的推广相结合,导致社会大众对注射的偏爱,一些乡土郎中和江湖医生遂利用注射谋生。3 当前,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注射滥用和不安全的问题;不安全注射产生的危险后果不仅损害受注射者,而且累及社会。因此,注射安全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根据我国应用注射的现状,讨论滥用的原因、不安全注射的危险,并介绍世界卫生组织(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实施安全免疫注射的策略。

    注射的普遍滥用

    医疗上滥用注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1-6 据WHO估计,这些国家的5岁以下儿童每年用于治疗的注射在50-55亿次以上,其中一半不安全。7, 8 滥用注射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注射被大众视为现代医疗或“西医”的一种标志,认为注射具有疗效好、作用快的优点。其次,注射是个体医生和医院增加收入的一种重要方式。还有些人认为注射较服药方便,农村的家长尤其愿意患病儿童接受注射治疗。

    在旧中国,由于合格的医生极少,即使城市的开业医生也是“十之八九都靠纯粹营业方术,以夺取金钱。打一针盐水索洋十元,…… 比比皆是。”9 在共和国建立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实行计划经济,医疗机构公有化,财政依靠政府拨款,个人的利益与医疗收入的关系不大;加上医学教育的改进,以及个体开业医生在城市消失,因而医疗行为相对较为规范。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和财政体制处于转型阶段,医疗机构垄断权力和医务人员的越规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滥用不必要的药物注射作为增加收入的一种手段愈演愈烈,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简称糖水)成为一般疾患的普遍治疗方式,“吊水”或“打点滴”也成为十分流行的话语。除了作为静脉给药的载体外,“清除体内毒素”是不少医生对“吊水”的解释。20年多前,许多有识见的医生嘲弄滥用抗生素、维生素和激素静脉滴注的庸术是“三素一汤”,汤是指葡萄糖液。由于医生与大众的互动,滥用“吊水”不仅被病人和社会大众所认同,而且已经习以为常,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信仰和医疗文化;以致不少人一感到不适、疲劳、食欲不好或者发热、感冒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04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