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漫谈
编号:10570560
中医药与优生优育
http://www.100md.com 2005年5月18日 新华网
     中 医 药 与 优 生 优 育(纲 要) 第一项:懂得精子正常生成过程,自觉地顺应精子发育生长的规律

    第二项:要摒弃不良生活方式,构建完美的精子生长的内环境

    第一面埋伏:穿牛仔裤

    第二面埋伏:洗烫水澡

    第三面埋伏:熬夜打牌

    第四面埋伏:常用手机

    第五面埋伏:长途开车

    第六面埋伏:性器不洁

    第七面埋伏:过食辛辣

    第八面埋伏:久坐沙发
, 百拇医药
    第九面埋伏:饮用"可乐"

    第十面埋伏:缺锌少硒

    第三项:要戒除吸烟酗酒坏毛病,消灭精子生成的大敌

    第四项:要有乐观宽容的生活情趣,营造出和谐的家庭气氛

    第五项:要有正常的性行为,保证精子生长成优良种子

    第六项:要有健康的体魄,确保精子不被疾病污染

    国际中医男科学会主席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男科专业委员会会长 曹开镛

    胡锦涛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亲自主持召开的"人口资源"内容的座谈会上提出"要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指示,深得人心,符合民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一个既健康又聪明的小宝宝,是每个家庭的愿望,也是社会发展昌盛的追求,可以使每个家庭都能尽快奔小康,不致使因为生育病残小孩而因病致穷,或因病返贫。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生儿育女是女人的职责,其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男人在生育过程中担负着很重要的作用。要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小孩,关键是要有优良的"种子",也就是优秀的精虫。早在中医学的《景岳全书》、《万氏女人科》等著作中就十分明确地提出有关"优种"是生育中关键的论述。我从事中医男科这几十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在治疗不育不孕症的患者时,就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医理论中"关于优生必须注重培养优种"的学术思想,所以,通过我应用中医药治疗不育不孕的几万例病人中,已出生的一万五千多个健康小宝宝,还没有出现一例有残疾或智力低下的小孩,这就证明,我国的中医药确实是治疗不育不孕症的瑰宝,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能繁衍昌盛的最好保驾。是全世界遗产中最宝贵的遗产,是全人类最值得总结继承和发扬的遗产!
, 百拇医药
    那么,怎么样才能培育出"优良的种子"呢?通过我的医疗实践,应该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第一项:懂得精子正常生成过程,自觉地顺应精子发育生长的规律

    首先,要明白精子是怎样生成的?

    男子的生育"使者"--精子,诞生在睾丸里,是男性独有的生殖细胞。但是,人类是怎样发现精子的?精子又是怎样在睾丸里制成的呢?

    如果我们把睾丸比做制造精子的"工厂",而睾丸里的曲细精管就是制造精子的"车间"。也就是说,精子的诞生地就在这里,但是精子的产生过程却又是相当复杂的。

    首先,精子的产生要有一股"动力",那就是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具体讲就是有一些性激素在直接指挥与操纵精子的发育成长。这里还要说明一下,在成年人脑子的丘脑下部脑垂体分泌两种促性腺激素:一种叫滤泡刺激素;另一种叫促黄体生成素,成年人的睾丸在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分泌雄性激素。精子的产生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性激素的作用。
, 百拇医药
    那么,精子是怎样在曲细精管里制造出来的呢?原来睾丸里的曲细精管是无数的生殖细胞与支持细胞所组成。所谓生殖细胞,包括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等类型。精原细胞紧贴在曲细精管的基底膜上,能不断分裂、分化,并逐渐从基底部移向管腔,所以精子的"祖宗"是精原细胞。每个精原细胞最终可演变成4个精子,而睾丸里的曲细精管有着数亿万计的精原细胞,按l与4之比,精子的产量是够大的。有资料表明,男子两只睾丸总重量约20~40克,每克睾丸组织每日生产1000万个精子,每日总共约产生2~4亿个精子,这个数量是多么惊人。

    然而,精子的产生过程还要两个非常苛刻的条件:一个是营养,精原细胞分裂演变成精子,尤其是一化四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号称人体"建筑材料"的蛋白质;另一个是低温,精子的成长须有低温,要求阴囊内温度比体温低上至少1~1.5℃,而睾丸里的温度要再低上0.5~l℃。否则,精子生长会半途而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从曲细精管里产生的精子还是十分娇嫩、幼稚的,它还不具有运动和受精的能力。因此,它还得在附睾里逗留些日子,在附睾地的微环境作用下,帮助精子作进一步的加工处理,使之逐渐成熟起来,逐步获得运动和受精的能力。这个过程称为精子的功能成熟。

    总之,精子在曲细精管内的产生过程大约需要74天左右,然后进入附睾继续成熟的时间约16天左右,这样前后总共约需90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