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医业
编号:10540196
让农民看得起病——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5年3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08期
     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传来了一个重要消息:79.4%的农民没任何医疗保险。而且,我国政府卫生资金的支出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政府对卫生经费的投入80%又集中在城市,以致农民的健康和卫生保障不仅没有与时俱进,而且成为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当然这还仅仅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广大农民没有社会养老保险。由此,中国农民的生活现状只能是小病扛,大病拖,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时有发生。面对这个问题,我国早就探索出了一条发展中国家独特的让农民看得起病、治得了病的路子,即合作医疗。

    合作医疗的核心是,以互助的形式把农民纳入医疗保健网中,在资金和技术上,国家出一些,集体出一点,个人负担一点,让每一个人都看得起病和治得起病。2003年初,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进一步肯定了这种医疗形式。

    如今,合作医疗在我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2004年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的初步成效是,截至当年10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333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大约覆盖了10691.09万农业人口,实际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为8040.01万人,参加合作医疗的比率为75.2%。
, http://www.100md.com
    尽管政府统计的合作医疗在今天覆盖了75.2%的农民,但是,政协委员调查反馈的信息表明,全国只有8000多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还有8亿农民没有参加,因此农民看病难和治病难的问题仍然得不到彻底解决。问题出在何方呢?

    现在合作医疗的问题不是农民不愿出钱,也不是拿不起钱,而是农民现在还不太相信合作医疗,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观望的原因在于,一是政府资金的投入相对不足,农民感到不太可靠。二是农民觉得合作医疗的管理不太规范,担心这个制度不能长久,因此害怕一旦投入了资金而自己将来生病时得不到回报。而且一些地方官员受政绩的驱使,强迫一部分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也引起农民对参加合作医疗态度不积极。同时由于资金和技术问题,现在政府的医疗资源只有30%用于乡村,名义上建立的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实际上在乡、村两级投入甚少。如此,农民看病和医疗保健问题当然得不到彻底解决。

    其实,无论是政协委员、专业人员,还是农民自己,都对农村合作医疗充满信心,因为实践证明这是目前形式下解决农民就医问题最现实和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关键是如何让农民体会到合作医疗是有利于自身,由强迫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变为自愿和踊跃参加。为此,就有许多工作要改善。
, 百拇医药
    首先,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要对农村合作医疗进行持续性的资金投入,并且要多渠道多方面地筹资投入到合作医疗中。比如,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入资金要专门列入预算;开辟多种资金渠道,如福利彩票、社会捐助等,投入到合作医疗中。只有政府不断稳步地投入资金,农民才会觉得可靠,才会吃上定心丸,心甘情愿地加入到合作医疗中。

    其次,由于合作医疗经费是农民的保命钱,就必须好钢用在刀刃上,专款专用。为此必须加强合作医疗经费的监管,保证医疗经费是用在医疗和保健上,用得合理用得有效。对此,可以对合作医疗资金进行封闭管理,按照基金管理办法,做到收支两条线。同时建立审计、监督机制,除了政府部门派人参与专项监督外,还要让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建立合作医疗的医务公开制度,接受农民的审计、监督。

    其三,进行制度性的设计和调整,让医疗技术和资金向农村倾斜。比如,建立“驻村医生制”和“责任医生制”,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吸引有专业技术的人才热心地投入到农村的医疗保健事业。同时,在医疗技术上制定城市扶助乡村的政策,让城市的高级医疗人才定期下乡,除了为广大农民定期进行医疗保健服务外,还要帮助、培训乡村医生,并使这样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这个制度还得保证所有交了钱的农民在生病时能享受到这个制度带来的好处,这样农民才会无后顾之忧地参加合作医疗。

    如果各个地方按照自己的地方特色建立起科学、规范、有效和可监督的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就会自觉自愿地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看病和保健难的问题才有可能逐步改善。, 百拇医药( 张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