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6449
百姓何时买到降价药?(读者、网友评论)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27日 《健康时报》 2005.01.27
     群众意见真的很大221.192.241网友:同样一种药,医院的价格是药店的5至10倍,我就有这样的经历。

    218.85.94网友:看了《千余种降价药到哪里去了》深有感慨,我见过一个药品推销员一年时间就挣了二三十万。药品回扣风如果不解决,老百姓是得不到实惠的!

    218.19.16网友:我是一个无名的小医生,医院高利润的药价不用说,不少医师都会拿到厂家可观的回扣。在医院有关系的病人或是遇见一个有点良心的医生,医疗费会省去很多很多。

    相关部门难辞其咎61.186.207网友:如果是离休干部去看病,医生一定会开出许多昂贵的进口药。因为离休干部的药费可以全报,医院和医生可以得到丰厚的利润。这实际上是公然掠夺国库的行为。

    219.159.82网友:医生不是圣人,也和其它普通人一样见钱眼开。这是体制造成的。医生不拿,难道这些钱就留给老百姓了?还不是让中间的药贩子拿走了?现在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医院和医生不太公平。

    222.32.18网友:药品价格就是民心工程!药厂改换包装、改换药名等等,百姓对此深受其害,对此深恶痛绝!

    改革需从体制入手193.134.193网友:应该进行体制改革,将药店从医院里面分离出来,把药品的经营与医院的关系割断,形成药品业的市场竞争,让市场自己形成最合理的价格。只有这样,最终才会惠及百姓。

    202.99.23网友:医药分家并不见得是医院不卖药———医院治病就得用药,用药肯定也得由医生来定,这是事实。医药分家至少是医院不能在卖药上牟取暴利,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应该建立药厂—物流中心—医院的进货渠道,每个环节只能有一点利。这需要物价部门将药品这一特殊商品的价格管好,大大压缩中间的利润。这样,中间环节哪里有钱去“做文章”?没有了利益,中间环节自然就消失了。

    222.95.56网友:医院不用降价药,是因为用了降价药,医院的收入下降,医生的利益受损。解决百姓看病贵,医和药必须一起改革,只改一头是没用的。如果不解决医生的合理薪酬,不保证医生在社会中的合理收入水平和经济地位,一味强调患者的利益而牺牲医生的利益,所有的措施就只能是“作秀”。对医生的保护就是对患者的保护。

    218.20.217网友: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人,涉及的是生命,需要医者撇开一切利益关系,用对患生最有益处的方式救死扶伤。而现在的“以药养医”制度却是把医疗服务的量与其收益挂钩,极大地扭曲医学纯洁性。在没有了道德底线、没有了强有力制约的前提下,“行医”势必演变成以营利为目的。当你希望降低药品价格的时候,医院为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而规避降价药就成为必然。

    医疗服务还有其他特性:一是医患的信息不对称,二是服务效果的滞后性,三是效果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使到患者必须服从医生。强调医生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选择权,其实是希望通过立法使医患双方的关系尽可能平等。但是在实际上,患者最终都是屈从于医生的,有谁敢不同意医生的方案呢?医疗服务这个特性,无形给予医生最大的权力。这种权力与利益挂钩,会大大伤害作为患者一方的利益的。所以,改革必须从医疗体制和监管力度入手。, http://www.100md.com(1月20日,本报第254期刊发了《千余种降价药哪儿去了》一文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