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中药常识
编号:10822750
止咳平喘话贝母
http://www.100md.com 2004年5月27日 《健康时报》 2004.05.27
     相传七仙女悄然下凡,与董永结为百年之好后,玉皇大帝闻讯勃然大怒,派天兵将七仙女抓回,押送到昆仑山监禁起来。七仙女思夫柔肠寸断,加之一路上淋风沐雨,刚回天庭,就又咳又喘,卧床不起。玉帝见她病得不轻,方动了恻隐之心,遂诏令吕洞宾下到凡间采药。深懂药效的吕洞宾听说浙江天目山上生长的贝母能治此病,便不辞劳苦将它采回了天庭。七仙女服后,果然药到病除。

    玉帝龙颜大悦,感激吕洞宾采药有功,钦赐宝剑一柄,十分关爱地说:“仙师上山采药,若遇猛兽,可用此剑防身。”

    这当然是神话。但可见,天目山的贝母是一味止咳化喘、疗效远扬的良药。

    贝母的种类很多,按功效主要可分为浙贝母、川贝母两大类。天目贝母当属浙贝母。浙贝母又名土贝、浙贝、大贝母,以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入药。多生长于湿润的山脊、山坡、沟边及村边草丛中,并能人工栽培。由于主产于浙江,而得名“浙贝母”。

    中医学认为,浙贝母性味苦、寒,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肿等功效。其主要药理作用为镇咳、祛痰、平喘、抗菌。

    浙贝母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是许多常用方剂的主要成分。浙贝母配伍桑叶、菊花、杏仁、桔梗,可治外感咳嗽。浙贝母与玄参、牡蛎同用,即为“消瘰丸”,用于治疗淋巴结炎、淋巴结核,有消肿止痛的功用。以浙贝母与天花粉、连翘、蒲公英、当归、青皮等配伍,可治乳痈肿痛。浙贝母配伍苇茎、薏米仁、冬瓜仁、鱼腥草,可疗肺痈。

    因浙贝母药效与乌头相反,故服用时不宜与乌头同用。, 百拇医药(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张世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