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业界动态
编号:10516726
旧时“成吉思汗”药今入寻常百姓家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1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75期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成吉思汗当年能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蒙医药曾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原为王室贵胄所享用的蒙药在民间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日益走进寻常百姓家。

    参加6日至7日在京举行的200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的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中蒙医处处长于连云说,“中蒙药不仅历史久远,而且真正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在现代生活中日受青睐。”

    据与会专家介绍,目前,内蒙古共有中蒙医14897人,其中蒙医4777人。蒙医在当地已经形成较完整的网络,大到“盟”(地区),小到苏木(乡)、嘎查(村)都活跃着蒙医的身影。

    于连云说,中蒙医药具有1000余年历史,在时间的积淀下,中蒙医药发展出诸多特殊疗法,比如五花药浴和蒙式整骨,其中靠释放眉心及肘窝等处静脉血的“放血疗法”和利用发酵马奶治疗高血压的“酸马酒”疗法犹为独特。

    不仅如此,与传统中医瓦罐熬煮的饮片不同,蒙医药具有制剂、散剂、蜜丸型等多种剂型,用量精简,对肝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及心脑血管疾病有独特疗效。

    于连云说,中蒙药近年来在药品规范上大做文章,进一步开发口服液、胶囊型等多剂型同时启用蒙汉双语的商标名称和产品说明,以方便人们使用。她说:“近年来,内蒙古已经与俄国、荷兰、日本、蒙古等国家合作展开中蒙药的研制与开发。”

    专家指出,目前摆在中蒙医等民族医药面前的首要问题是药源问题,民族药学共同的特点在于广泛采用珍稀动植物入药,比如藏红花、羚羊角、虎骨、麝香,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地方药学应及时应对否则将面临“无材可取”的窘境。

    近年来,包括中蒙药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当地药都获得较大发展。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在年会上公布的消息:2004年,全国组织完成了《中华本草(民族卷)》藏药、蒙药、维药部分以及《布依族医药》、《彝族医药基础理论》、《中国回族医药》等30部著作的编写。, http://www.100md.com(周雷 常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