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5期
编号:10444547
HBV感染者血清干扰素-γ测定及其意义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IFN-γ在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法测定19例对照,3例急性乙型肝炎和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的水平。结果 急性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慢性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慢性组HBV-DNA阳性时较阴性时低,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IFN-γ有助于观察患者的免疫状态、病情演变及预后。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干扰素-γ 测定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5-0461-02

    原始辅助性T细胞(Tho)根据其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不同,可分为Ⅰ型辅助性T细胞(Th1)和II型辅助性T细胞(Th2)。Th1分泌干扰素-γ(IFN-γ)为主并介导细胞免疫。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Th1增殖及Fas介导的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1] ,是目前诱生IFN-γ最强的细胞因子 [2] ,IFN-γ本身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为研究IFN-γ在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测定了HBV感染者血清中IFN-γ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照组选择19例健康志愿者,年龄16~55岁,中位年龄35岁。乙型肝炎患者23例,其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3例(RIA法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2例,HBsAg和HBeAg阳性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例(RIA法HBV-M为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或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或HBsAg和抗-HBc阳性;PCR-ELISA法HBV-DNA>2.96×10 4 拷贝/ml14例,HBV-DNA<2.96×104拷贝/ml6例)。诊断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2 实验仪器 实验主要仪器包括西安二六二厂生产的FJ-2021型γ-计数器,北京普朗公司生产的DNM-9602型酶标仪,珠海黑马公司生产的Hema800型扩增仪。

    1.3 实验方法 对照及患者均为清晨空腹取血,分离血清后置于-20℃贮存备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IFN-γ(试剂为上海森雄公司进口分装产品),严格按说明书操作。CV值批内控制在6%,批间控制在10%以内。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ˉx±s表示,采用t检验或t检验。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FN-γ的血清水平 结果见表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表1 对照组、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FN-γ的血清水平 (略)

    2.2 HBV-DNA阳性、阴性患者IFN-γ的血清水平 结果见表2。DNA阳性时IFN-γ的血清水平较低,DNA阴性时IFN-γ的血清水平较高,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2 HBV-DNA阳性、阴性患者IFN-γ的血清水平(略)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Th1细胞分泌的IFN-γ能在转录后水平抑制肝炎病毒,又能通过免疫调节来增强机体防御能力 [3] ,在转基因小鼠的肝组织内可以减低HBVmRNA含量,加速胞浆内mRNA降解 [4] 。因此,研究HBV感染者IFN-γ的血清水平,有助于观察患者的免疫状态。

    本文急性乙型肝炎患者IFN-γ的血清水平显著升高,个例IFN-γ的血清水平均大于对照组,提示机体对HBV的入侵反应强烈,对病情的转归具有积极意义。当然机体免疫在清除HBV的同时可能伴有免疫损伤,即表现为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等。由于Th1和Th2免疫应答失衡(Th1降低而Th2占优),使乙型肝炎患者不能清除HBV易成为慢性感染。本文结果证实HBV慢性感染者IFN-γ的血清水平显著降低,这种低水平的IFN-γ不利于HBV清除,可能与HBV的持续感染有关,这部分患者的HBV DNA复制活跃。总之,血清IFN-γ测定,有助于观察患者的免疫状态、病情演变及预后。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Osaki T,Peron JM,Cai Q,et al.IFN-γ-inducing factor/IL-18adˉminstration mediates IFN-γand IL-12-independent antitumor efˉfects.J Immunol,1998,160:1742-1749.

    2 Okamura H,Tsutsui H,Komatsu T,et al.Cloning of a new cytokine that induces IFN-r Production by T cells.Nature,1995,378:88-91.

    3 Franco A,Guidotti LG,Hobbs MV,et al.Pathogenic effect of CD4posiˉtive helper1cell in hepatitis B virus transgenic mice.J Immunol,1997,159:2001-2008.

    4 张定风.重新认识乙型肝炎防治中的几个问题.中华医学杂志,2000,80:5-6.

    作者单位:435001湖北省黄石市第一医院肝病专科

    (编辑 李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