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6期
编号:10444626
肺通气肺灌注联合检查在诊断肺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6期
     【摘要】 目的 诊断肺动脉栓塞(PE)、早期诊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方法 50例临床疑为肺栓塞患者,行肺通气/肺灌注显像检查。结果 50例疑为肺栓塞患者中,肺动脉栓塞15例(30%),慢性肺疾病18例(36%),其中有5例(10%)为早期发现。结论 核素肺通气/肺灌注显像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以其简便、安全、可多次重复等优点,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并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肺通气 肺灌注 肺动脉栓塞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6-0552-02

    肺动脉栓塞是内科急危重症之一,但能无创伤诊断该病的检查方法很少,我科通过肺通气/肺灌注显像联合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研究对象 50例病人,男28例,女22例,年龄26~65岁,平均43岁。

    1.2 研究方法

    1.2.1 仪器 肺通气显像用澳大利亚气体发生器,将5mCi(0.5mL) 99m Tc溶液气化。肺灌注显像用GE-MG双探头SPECT仪,行核素肺灌注扫描检查。

    1.2.2 示踪剂 肺通气显像 99m Tc受检者坐位,用力吸入气化的 99m Tc气体约5~8次后立即开始显像。肺灌注显像 99m Tc-标记的大分子聚合人血清白蛋白( 99m Tc-MAA)(MAA由江苏原子能研究所提供),自静脉缓慢注入 99m Tc-MAA3mCi。

    1.2.3 显像方法 常规采集后前、前后、左后斜及右后斜、左前斜及右前斜、左侧和右侧位。采集条件:能峰140keV,窗宽20%,矩阵128×128,每个体位6min。分别用GE-MG型双探头SPECT仪,配以低能高分辨准直器。
, 百拇医药
    2 结果

    肺通气/肺灌注图像正常称阴性,图像异常称阳性,50例患者中,肺通气/肺灌注显像均为阴性,共22例(44%);肺通气阴性,肺灌注阳性,共15例(30%);肺通气阳性,肺灌注阴性,共5例(10%);肺通气/肺灌注均为阳性,共13例(26%)。

    3 讨论

    肺动脉栓塞是临床急症之一,若能早期诊断并治疗,可挽救80%以上患者的生命,尽管肺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仍是诊断PE最可靠的方法。由于其为创伤性检查,价格较高,不易被患者接受。

    肺灌注显像表现为肺段或多个亚段分布的放射性稀疏缺损区,我们一般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然而,任何引起肺血管狭窄的病变均可使局部肺内血流分布减少或缺失,因此,单独用肺灌注显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特异性较低,肺动脉栓塞时,局部支气管通畅,其通气显像基本正常,称为肺通气灌注显像不匹配 [1] ,通过肺通气/肺灌注联合检查大大提高肺动脉栓塞的准确率。在28例肺灌注阳性中,经肺通气检查排除了13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只有15例为肺动脉栓塞(53%),假阳性率达(47%)。
, 百拇医药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由于炎症和粘液所致,使其气道粘膜表面不光滑,通气不畅,形成涡流。通气图像上表现为中央气道内放射性沉积增多,形成散在的减低区或缺损区。灌注图像显示放射性分布呈非节段性,斑片状减低区或缺损区,病变部位与通气图像基本类似,但程度较轻,这种通气灌注图像符合COPD患者气道、肺泡病变在前,肺血管损伤在后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在18例COPD中有5例是在肺血管损伤前就被提早发现的,占27%。核素肺通气/肺灌注显像,是无创性检查手段,可以直接观察肺血流分布情况等优点。不但能诊断肺动脉栓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还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PE、COPD的转归情况和转归时间,为临床医生提供客观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 潘中允.现代核医学诊疗手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111.

    作者单位: 163001黑龙江大庆油田总医院核医学科

    (编辑 元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