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42416
“平价”药店让人放心吗?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78期
     曾几何时,药价虚高的顽症长期困扰着老百姓的“身心健康”,但终被近年来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药店“治愈”了,现今的医院、药房为了防止处方外流,再也不敢坐享100%的差价率。有资料数据显示,2002年全国医药商业亏损面达35.2%,亏损额较2001年上升37.2%,行业平均利润只有0.64%。由此看来,老百姓应该是实实在在地得到实惠了,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仅仅0.64%的平均利润还能使药店这个行业生存下去吗?

    多年来,医药行业一直处于一种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经营环境。众所周知,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其消费需求不同于日常用品,人们每天都离不开香皂这类的日常消费品,但有的人一年甚至数年连一粒感冒清也不会消费,因此,“三高”已经成为医药行业的一种经营“行规”。然而目前这种“行规”已被频频袭来的降价潮所打破,一些投资近百万、选址于黄金路段的药店甚至难以挣回员工的工资。在“再降”也无人买的情况下,有些药店只得“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变着法子以“微利”、“平价”吸引消费者。

, 百拇医药     “平价药店”成了批发的代名词

    微利或平价药店的出发点就是操着最低价去招揽购药群体,其营利原则不外乎“薄利多销”,当利薄而销不多时,则会陷进入不敷出而难以维持生计的窘境。面对举步维艰的现状,药店经营者只得变着法子险中求生,某些可灵活操作的药店,虽然店中仅有一块GSP的零售许可证,但也有不少个体诊所的医生上门要求药店提供批发服务,于是乎这类药店便在经营中既行零售之名,又行批发之实。这种做法当然是SFDA所不允许的,当笔者问及一家药店这样做是否合法时,店长无奈地说:“我自己开车,拉上一车加上5%~10%的差率搞出去,也没什么风险,否则难以生存。”许多独立门户被药监部门GSP零售认证了的药店,大都采取这种“前店后库”的经营模式,一瓶5%的葡萄糖零售价为1.80元,批发则为1.60元。

    但如此既批又零的销售模式,也害苦了一些个体诊所:他们从药店批发来的药,因无票据经常要承受药监部门的检查和处罚;而又因加了10%的差价,所开出的处方价格高于药店,许多患者不愿承受,导致处方外流。甘肃有一位刘医生开个体诊所已经三年了,自己租车掏上千余元的运费到西安医药经销公司购药,如果一次购上二、三万元的药还划算,否则批发来的药加上运费和差率会比药店零售价还要高;进购数量大了,又要受效期监管的制约。刘医生通过算账,发现还是到本地零售药店批发最划算,于是刘医生开始成为当地一家零售药店的批发常客,类似刘医生这样的诊所目前也就全部投入在这些零售药店的门下。“前店开票交款,后仓提货点药”,这些药店营业一天结账下来,批发额占60%、零售占40%,就是基层的一些药店其批发收入也相当可观,这种“批零互补”的经营模式使药店老板达到了“薄利多销”的目的,在老百姓心目中维持了自己曾经树立的“平价”形象。
, 百拇医药
    药品质量分档次“平价药店”身不由己

    一些平价药店为了使自己酝酿的初衷与经营方针不相抵触,虽然在“平价”初阶段即发现“微利”之不现实,难以达到商业营利之目的,于是将自己经营的品种分开质量档次,备上不同厂家规格和价格的同一药品应对“平价”的困扰,先高后低或先低后高向顾客推荐。如复方丹参片备有三四个厂家的产品,有4.50元的价格,也有0.80元的价格;中药饮片则更是多品种规格齐备,如大黄就有唐古特大黄、南大黄、水根等品种和规格;白术就有浙白术、陕白术;柴胡就有纯根茎无芦头柴胡饮片、带茎叶柴胡饮片,甚至少数药店还备有掺伪柴胡。笔者曾问过一家在当地很有信誉度的中药店老板,为何批发给一位客户的防风这么质差价低时,他说:“没办法,好的关防风要40元/kg,他出15元,我只能给他‘质次’的关防风”。笔者顺手又拉开他前店的“防风”斗格,发现也是2种防风,一种是甘防风,一种则是甘肃产的水防风,我问他药店斗格中有两种防风的原因时,他回答说:“关防风目前市场价格上涨,市场上好销,而配方调剂太可惜了,而且价格高了还会砸了自己的‘平价’牌子,配方也就只有用这种‘平价’防风应付了”。店老板不经意间的闲侃实际上道出的是我们“平价”药店扭曲了的职业道德水准与药品行业无序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本人作为一名执业中药师,对平价药店公平的市场竞争本无非议,但医药行业市场竞争的格局应该是专业化和特色化,仅仅以“平价”或“微利”甚至“偷梁换柱”式的竞争方式,欲在医药市场经济中弄潮,终不能撑起风帆。而要永立潮头,我们药之行业还是应该重温前些年平凡而实际的“放心药店”吧。, 百拇医药(张存龙 王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