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397498
静注异搏定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4-0610-01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60岁。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于2001年11月17日入院。既往有多种药物过敏史。入院时一般状态尚可,无并发症。入院后予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病情一直较平稳。于入院后第5天病人突然出现心悸、气短,心电监护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64次/min。给异搏定(Verapamil)5mg加25%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注射后很快转为窦性心律,但2min后病人突然躁动、抽搐、呼吸困难、喘憋,心电监护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心室率30次/min,QRS波不宽(<0.12s)。速予阿托品1ml静注,心率很快升至50 + 次/min,症状有所改善,但仍为Ⅲ°AVB。几分钟后心率又降至30次/min,症状同前。再予阿托品1ml静注,Ⅲ°AVB消失,恢复正常房室传导,心率96次/min,为窦性心律。病人症状完全缓解。此后病情一直较平稳,无房室传导阻滞再发,住院1个月,痊愈出院。

    2 讨论

    异搏定为Ⅳ类(钙拮抗剂)抗心律失常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异搏定的主要药理作用为:通过阻滞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道,减低窦房结和房室细胞的动作电位4位相坡度而抑制自律性;同时抑制0位相除极的速度和振幅,抑制传导。另外异搏定有拟副交感神经作用,由上不难理解异搏定对心脏可有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等毒副作用,但异搏定引起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比较少见,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低于0.5%,Ⅲ°AVB就更少见。一般异搏定的毒副作用多为剂量依赖性的,临床一次5~10mg静注是安全的,本例静注5mg便引起Ⅲ°AVB实属罕见。结合病人有多种药物过敏史,考虑可能与个体耐受差异等有关。

    (编辑 张璇), 百拇医药(王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