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坚信中医
编号:10377837
使用中药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33期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中药制剂及其相关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选用。然而很多新型中药相关产品虽然融入了大量的现代科技成果,归根结底还是始于中医药,临床应用仍然需要遵循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但实际情况并不尽然,由于中西医理论体系的不同,很多西医大夫在使用中药产品时往往不明其中奥妙,仅根据药品说明书中的功能主治描述判断,使中药的临床疗效大打折扣,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脑保健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高利认为,使用中药就要遵从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应该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相应的治疗原则及具体用药。中医药学理论有“有是证用是药”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说法,即不管是哪类疾病,只要出现相同的症状就可用同种方法或药物治疗,同样的疾病出现了不同的症状则应用不同的方法和药物去治疗,这也是中医药学的精髓之一。中药制剂的使用必然应该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千篇一律机械地采用某个治疗方法或药物显然是不恰当的,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疗效。
, http://www.100md.com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在治病过程中,把阴阳作为疾病的总纲并指导用药,具体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疾病,它的性质均可归纳为阴和阳两种。临床医生要对神志状况、体温高低、声音大小、口渴与否、大便状况、舌苔、脉象等很多现象区分真伪,辨别阴阳,分清虚实,不仅要注意某一系统的症状与体征变化,更要重视全身状况并应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发病前的基础状况不同,治疗方法亦有区别,发病后的症状出现变化,治疗的主攻方向也应随之改变。在治疗法则的选择过程中应把对各种病理变化的抽象理解与临床表现结合起来,做出总体评价,只要抓住了发病后不同时期出现的各种病理变化这一主要矛盾,辨证施治,确定病情属性,便会制订出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高利以脑血管病为例进行了详细地解释。按照中医理论可以把脑血管病变后引起的脑细胞水肿抽象地理解为湿邪,把白细胞浸润理解为毒热,把自由基损伤和半暗影带的扩大理解为正虚,把血肿和血栓理解为瘀血。中医学在长期的实践中对脑血管病(中风)的治疗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其常用的治疗大法有活血化瘀、清热开窍、祛痰通络、疏风通络、通腑泻热、益气和血、镇肝熄风等诸多治法,这些大法完全是客观的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拟定的。掌握了脑血管病不同类型的性质及各种治疗法则,以不同的大法去治疗相应的疾病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缺乏辨证分析的简单用药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会适得其反。
, 百拇医药
    “有是证用是药”,制订正确的治疗法则是合理使用中药的关键。如素体阴虚,虚火上炎而出现头晕目眩,面红口干,心烦易怒,失眠不寐,大便干结,脉象弦数,此类患者阴亏血少为本,火邪上炎为标,此为伤血动血的基础,治疗法则应滋阴潜阳兼活血化瘀。情志抑郁,火自内生则出现头疼失眠,口干而苦,渴喜冷饮,手足心热,大便不畅,小便黄赤,舌质暗红,脉象弦数,此类患者郁结在先,伤血在后,郁结是因,伤血是果,治疗大法应为舒肝解郁兼活血化瘀。素体脾肺气虚,津液不布,聚而生痰,气机升降不利则面色淡白或萎黄,口中发粘或痰涎较盛,体态肥胖,胸闷腹胀,舌苔白腻,脉沉而滑,此类患者气机失畅在先,痰湿阻塞脉道,血行不畅在后,治疗大法应为理气化痰兼活血化瘀。后天失养或病后体虚,气血不足,经脉空虚而出现头晕心悸,面部少华,精神疲惫,气短乏力,四肢不温,喜热恶寒,舌质淡,脉沉细,此类患者亏损在先,气血运行不利在后,治疗大法应为补益气血兼活血化瘀。

    由于中医理论有其自身的特点,功能主治相同或相近的中药制剂可能因为所含药物成分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药性。高利建议,不管是哪类药,首先要看它的组成成分,随后则应判定其药性属寒还是属热,而不是看它的化学成分或说明。中药讲究四气五味,四气是性质,五味是特点。四气是寒、热、温、凉,五昧是辛、甘、酸、苦、咸。五味之中辛、甘发散属阳;酸、苦、咸泻火属阴。药物的属性有寒、热、温、凉之分,但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性疾病属阴,热性疾病属阳,不管疾病的任何阶段,只有寒凉的药物才能治热病,温热的药物只能治寒病。
, http://www.100md.com
    临床上,一些中药制剂的使用效果不佳,并不是因为药物的作用不佳,而是使用它的医生对它的性质还不十分了解,从根本上说,药物的适应症是由它的性质所决定的。如同样发病条件的两个脑血管病患者,病灶和症状体征相似,实验室指标亦相似,但一个表现为身体肥胖、面色白光白、胸闷气短、口角流涎、舌淡苔白、四肢不温、大便稀软;一个表现为身体瘦小、面色发红、心烦易怒、口干喜饮、舌红苔黄、四肢较温、大便干结。辨证前者为脾虚痰阻属阴证,而后者为阴虚内热属阳证。辨治而言,前者宜益气补脾、理气祛痰,全身调整宜二陈汤,脑血管病用药宜川芎嗪注射液;而后者宜滋阴清热、镇静安神,全身调整宜四物汤,脑血管病用药宜丹参注射液。《本经》中述,丹参性寒味甘、苦,归心、脾经;而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包经。两者药理作用都能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但丹参性寒,适于阴虚阳亢型的脑血管病,表现为血虚兼血瘀者佳;川芎性温,适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脑血管病,表现为怕风兼头痛者佳。由此可见,温热的病证应使用药性寒凉药物,而虚寒的病证应使用温热的药物治疗,仅依药物说明书而不顾中药药性使用中药制剂,是对使用原则的背弃,临床医生应引起注意。
, 百拇医药
    不同性味的中药治疗不同属性的同种疾病,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一些西药的适用原则,比如各种感染性疾病都要使用的抗生素。抗生素对球菌或杆菌具有消炎的作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不同种类的病原体具有特异性,可以用它来充分说明中药理论的药性。一般说来球菌感染大多产生红、肿、热、痛等所谓火热的表现,那么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球菌感染的药性应视为寒性;杆菌感染多出现低热、乏力或寒性脓疡等病程较长的表现,符合传统医学的阴证,则以链霉素为代表的治疗杆菌感染的抗生素其药性应视为热性。可见,相同的现象在中西医系统中同样存在,只是理论基础不同,被认知程度各异。所以,与西药分清病原体、疾病性质给药一样,中药的使用也应根据寒热虚实不同有所区分。

    任何具体方法的使用都离不开其自身理论体系的指导,这样的规律在中药的临床应用中同样存在。目前中药对很多疾病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各种中药相关制剂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使用者也不仅仅限于中医从业人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坚持“中医指导中药”显就得尤为重要。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通过实践积累形成的独特理论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中药的使用必然离不开中医理论的支撑,否则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使用中药制剂的时候,应该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原则辨证论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疾病和药物双方的性质都要进行详审,只有这样中医药才能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百拇医药(周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