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速递 > 医药快讯
编号:10362270
医药快讯(2004.03.15)
http://www.100md.com 2004年3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11期
     加拿大研究人员认为:腰围比体重指数更能说明肥胖程度

    据海外媒体报道,加拿大Queen's大学的伊恩· 詹森等人日前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撰写报告称,作为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综合征的预报因子,腰围比体重指数(BMI)更能说明问题。这是他们对全美“第三次国家健康与营养普查(NHANES III)”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该普查于1988年~1994年之间进行,共对33199人进行了调查,此次詹森等人以调查结果中记录了腰围与各种代谢指标、17岁以上、BMI在18.5~34.9之间的14924人为对象,对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与BMI、腰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中按照美国的高血压指南对高血压进行判断,按照美国的肥胖管理指南对高血脂与代谢综合征进行判断。

    首先,按BMI在18.5~24.9之间为“正常体重”、在25~29.9之间为“偏胖”、在30.0~34.9之间为“一级肥胖”的标准对上述疾病的发病率进行比较,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偏胖人群与一级肥胖人群中,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低HDL-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TG)血症的发病率不论男女都明显要高,而高HDL-胆固醇血症的发病率只有女性明显要高。
, 百拇医药
    这一结果已结合年龄、人种、吸烟与否、是否酗酒及经济状况因素进行了修正,如果在此基础上再使用腰围因素进行修正的话,除偏胖男性的高TG血症、偏胖女性的高胆固醇血症之外,其他发病率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并没有明显增加。

    其次,对BMI与腰围能否成为上述疾病的预报因子进行了逻辑回归分析。虽然BMI、腰围都分别是明显的预报因子,但如果BMI与腰围同时成为变量的话,腰围是除男性高胆固醇血症、高LDL胆固醇血症之外所有上述疾病的明显预报因子,BMI只是男性高血压的明显预报因子。

    另外,不论属于按BMI划分的3种人群(正常体重、偏胖、一级肥胖)中的哪一种,只要腰围相同,除男性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LDL胆固醇血症之外的其他疾病发病率风险都一样。詹森等人认为有必要以腰围为标准对人群加以划分并对其有用性进行验证。

    科学家发现女性生育年龄有望延长
, 百拇医药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科学家通过在雌性老鼠身上所做的试验发现,即使进入成年期,老鼠仍能继续排卵。如果这样的试验在人身上也取得同样结果的话,这将改变人们对繁殖能力的传统认识,女性生育年龄有望延长。

    长期以来,科学界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女性一出生卵子数量就确定了,大约有200万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卵子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到了一定年龄就会绝经,卵巢停止产生卵子,女性丧失生育能力。

    但10月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雌性老鼠卵巢里的干细胞可以持续地形成卵子,其方式与雄性老鼠产生新的精子是一样的。设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卡内基研究所胚胎部的阿兰·斯普拉德林教授表示:“这是一个令人非常激动的发现。因为半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女性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停止排卵,可是,新发现对这样的结论提出挑战。这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纽约西奈山医学中心生育内分泌部主任阿兰·科普曼也表示:“过去这样的研究结果也经常出现,我都进行了低调处理。但这一次不一样,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发现,因为他们的证据是经得起推敲的。”
, http://www.100md.com
    《自然》发表的这篇论文的作者是马萨诸塞剑桥总医院文特森生殖生物学中心主任乔纳珊·蒂利。他对这一发现作出这样的解释:“一开始,我们只是对女性排卵的过程产生了兴趣,认为这里面有很多疑问没有答案。我们过去都知道,排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停止,但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对卵巢里的卵母细胞的死亡率进行过直接的观察和认真的研究。”

    蒂利表示,他们的研究发现,卵母细胞的死亡率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达到30%。拿老鼠来说,这意味着当它们进入刚刚进入成年期,卵巢里就已经没有卵子了。但老鼠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有生育能力。那么,新卵子是在哪里产生的呢?

    答案极有可能就是卵巢里的干细胞。蒂利的研究小组确认,卵巢里的细胞与雄性老鼠精囊里的干细胞有基因上的相似性。他们随后使用一种化疗药物来有选择地杀死这些干细胞,他们预测的结果出现了:卵巢在老鼠刚进入成年期就不再产生卵子。如果没有一种代替死亡卵子的方式,那么卵巢里的卵子很快就会死光。
, http://www.100md.com
    为了给“成年卵巢组织可以产生新卵子”寻找更多的证据,蒂利的小组将成年卵巢细胞移植给第二只老鼠,第一只老鼠的细胞用绿色的荧光蛋白标识。不久,标有绿色蛋白的新卵细胞囊开始在第二只老鼠体内形成。

    接下来的问题是:蒂利小组对老鼠的研究结果是否也适用于包括人在内的其他的哺乳动物?科普曼表示:“其他动物的繁殖能力的衰退与人的不太一样,大多数哺乳动物没有绝经期,发生在老鼠身上的事不一定适用于人体。然而,各物种之间的基本生物特性的大部分还是相似的。”

    蒂利透露,他已经发现了一条发生在人身上的新卵子形成的线索。他在两组患了癌症的女性身上进行试验,都采用化学疗法,但其中一组使用的药物中包括用来杀死老鼠卵巢里的干细胞的药物,结果这73名妇女中有72人提前绝经,而另一组妇女中提前绝经的人数不到一半。蒂利说:“我们下一步将试着将这些特殊的干细胞从老鼠体内分离出来,分析它们的分子结构。那么,我们就会知道人的卵巢里的细胞是否也有同样的分子结构。”如果在人的卵巢组织里也有这样的干细胞,那么它的应用前景将十分诱人,而延长人的生育年龄只是它的其中一个用途。
, http://www.100md.com
    适量食用奶制品有助减肥

    许多青少年为了避免摄入热量,对奶制品敬而远之,但是美国一位流行病学家最近告诫说,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林恩·穆尔发现,青少年每天2次食用奶制品,能带来实在的减肥效果。

    在过去20年中,奶制品一直不受美国青少年的欢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肥胖恐惧症”。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用的奶制品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女孩更是认为奶制品会使她们变胖。而林恩的研究显示,事实恰恰相反。

    研究人员频繁调查106个有孩子的家庭的伙食情况,并平均跟踪研究了12年。他们通过测量这些孩子身体4个不同部位的皮肤厚度来判断孩子们体内脂肪的量。研究人员发现,每天食用奶制品不足2次的孩子,他们皮肤中的脂肪平均要厚25毫米。这个数字相当惊人,因为接受调查的孩子的皮肤平均厚度为75毫米。
, 百拇医药
    包括林恩在内的许多专家的研究都表明,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人,适量食用奶制品的人血压都比较低。一些研究人员在成人的减肥食谱中增加奶制品,惊奇地发现他们的体重都减轻了。

    同时,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的斯蒂芬·丹尼尔斯强调,相对适量的奶制品有利健康,而食用过多只能带来额外的热量。

    德开发出创口电脑诊疗系统

    对于那些患有褥疮性溃疡或其他慢性创口的患者而言,精确测定创口大小是实施有效治疗的重要前提。德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创口电脑诊疗系统,能帮助医生对患者实施有的放矢的精确治疗,从而提高了疗效。

    德国弗劳恩霍夫学会发布新闻公报介绍说,这一由电脑控制的诊疗系统包括测定创口大小和分析比较等功能模块。系统首先根据创口图片自动进行分析测定,而后记录下相关数据,根据多次测定的不同数据,系统自动进行比较判断,为医护人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断提供诊疗依据。
, 百拇医药
    研究项目负责人马林娜·科列斯尼克说,新系统不仅能精确测定创口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将患病组织和健康组织区分开来。”她介绍说,使用上述全自动的诊疗系统后,医护人员就可“坐等”治疗的精确结果,从而可以不断验证疗效,完善治疗方案。 (刘 向)

    孕期吃过多水果并无益处

    对有些孕妇信奉“多吃水果,孩子将来皮肤好”,因而孕期大量进食水果的做法,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肖梅明确提出了不同意见。她认为,“准妈妈”多吃一些水果是有好处的,但吃过多的水果,并没有益处。

    肖梅说,水果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丰富的无机盐类和维生素。“准妈妈”多吃水果,可以减轻妊娠反应,促进食欲,对胎儿的健康成长有好处。然而,有些准妈妈为了生一个健康、漂亮、皮肤白净的宝宝,几乎把水果当饭吃,有的甚至一天吃下二三公斤,这种饮食是极不科学的。
, http://www.100md.com
    肖梅介绍,营养学家推荐的营养方案是“一杯牛奶、两个鸡蛋、三两肉类、400克主食、500克蔬菜水果,外加适量食用油和豆制品”。一般来说,孕妇每天摄取500克水果已经足够。水果除了提供维生素、膳食纤维外,其他营养成分并不多,反而含糖量不少,多吃极易造成热量积聚,导致肥胖等疾病。近年来,孕妇因暴食水果而引发妊娠糖尿病的例子屡见不鲜。孕妇在怀孕期间体重增加12.5公斤左右属于正常,如过量摄取糖分将使孕妇的体重超标、胎儿过大,分娩时容易发生大出血。超重的“准妈妈”产后体形很难恢复。(周健跃 黎昌政)

    美研究人员发现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

    美国11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一个特定的基因产生突变与结肠癌等多种癌症发病存在相关性。研究人员说,这一发现有望用于开发诊断和治疗癌症的新手段。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韦尔库列斯库和同事们在网络版《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32%的结肠癌患者体内名为“PIK3CA”的基因存在突变。在成胶质细胞瘤、胃癌、乳腺癌和肺癌患者中,该基因存在突变的比例分别为27%、25%、8%和4%。
, 百拇医药
    “PIK3CA”属于一种脂质激酶编码基因。脂质激酶对细胞的生长、形状变化和运动等能够发挥指导作用。韦尔库列斯库等人对脂质激酶基因家族进行DNA测序分析后发现,“PIK3CA”似乎特别容易出错,其中每个错误基本都由一个核苷酸被替换所导致。研究还显示,该基因的突变主要发生在肿瘤即将侵入其他组织的时候。

    研究人员分析说,“PIK3CA”的突变可能会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脂质激酶活性增强,引发一系列细胞变化,使正常细胞的生长失去控制,结果产生癌变。他们指出,如果未来能证实“PIK3CA”突变对肿瘤生长的确至关重要,并进一步理清基因突变的功能,那就有可能找到抑制性办法,用以对存在基因突变的癌症患者进行治疗。(毛 磊)

    林中漫步有益健康

    走在林荫道上,人们会有身心愉快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日本林野厅日前通过调查找到了科学根据,发现在森林中散步可减少紧张和不安,容易使人进入松弛状态,这一发现有助于开发“森林疗法”。
, 百拇医药
    据《日本农业新闻》报道,林野厅以20名健康男女为试验对象,让他们先后在森林和城市散步,散步后检查其血液变化。结果发现,在森林中散步的人,体内具有免疫机能的自然杀伤细胞非常活跃,而在城市散步的人体内这一细胞和散步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另外研究还发现,当人处在森林环境中时,血液中的紧张激素皮质醇也明显减少。研究人员根据这一结果建议,人们应多在森林中散步,以消除身心疲劳。(何德功)

    儿童过分依赖玩具是孤独症的前期表现

    近来,国内外一些儿科专家表示,父母整天奔波在外的家庭,孩子容易患上玩具依赖症。如果一个孩子必需整天守着玩具不放,否则无法安定,那么可能是儿童孤独症前期的表现。

    经常让孩子处于孤独状态或与保姆呆在一起,会使孩子感情上缺乏父母的抚慰,不得不依赖玩具排遣内心十分想与父母在一起的渴望。久而久之,孩子会与父母的感情越来越疏远,而与能缓解焦虑不安情绪的玩具却越来越亲近,以至于他们一旦与自己最钟爱的玩具分离,便马上无法安定情绪,很长时间不停地哭闹,不吃、不喝、不睡、不玩等。
, 百拇医药
    专家们认为,玩具依赖症一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并不一定是不良表现,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孩子的性格可能会变得更加孤僻。

    专家们向有这样表现孩子的家长提出忠告,要纠正这种病症一定要多注意和孩子在一起,多给予孩子一些亲情抚慰,如拥抱、亲吻,哪怕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避免孩子再去从玩具上寻求心灵庇护,导致病症越来越重。

    鼠可产生阻止非典病毒复制的抗体

    “我们在实验中发现鼠体内能够产生可阻止非典病毒复制的抗体,”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坎塔·苏巴拉奥博士1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对非典疫苗的研制具有借鉴作用。”

    苏巴拉奥与她的同事在提前出版的4月号美国《病毒学杂志》上介绍了上述新成果,她是论文的第一作者。“我们的发现从原理上证明抗体能够阻止非典病毒的复制。”苏巴拉奥介绍说,一些研究人员目前正在探索通过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非典病毒的抗体来开发非典疫苗,而他们的新结果表明,这是一条正确的研究道路。
, http://www.100md.com
    此前科学家已经发现,实验鼠在感染非典病毒后不会表现出疾病症状,但病毒能够在鼠的呼吸道和肺部进行复制。苏巴拉奥和同事们在鼠首次感染非典病毒的28天后,让部分受过感染的鼠再次接触非典病毒,结果发现这些鼠体内产生了针对非典病毒的中和性抗体,病毒无法在鼠呼吸道和肺部复制。

    研究人员还从受过感染的鼠体内提取出包含抗体的血清,并将其注入从未受过感染的鼠体内,后者在接触非典病毒后成功地避免了感染,体内未出现病毒复制的情况。这一结果显示,仅仅凭借抗体就可以预防实验鼠感染非典病毒。

    苏巴拉奥说,虽然鼠体内产生的能阻止非典病毒感染的抗体并不适用于人类,但是新发现意味着也许可以用鼠为动物模型来评估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在防治非典方面的效果,从而加快非典疫苗等的开发进度。(毛 磊)

    日本肝癌疫苗临床效果良好

, http://www.100md.com     日本细胞制药公司12日宣布,临床试验显示该公司利用肝癌患者自身癌变组织生产的一种治疗性疫苗,可有效防止患者肝癌复发,延长寿命。

    据共同社报道,细胞制药公司生产的这种治疗性疫苗是日本理化研究所、中国中山医科大学等单位的共同研究成果。制作疫苗利用的是肝癌患者通过手术切除的癌组织样本。研究人员从中提取2克样本,将其粉碎后与免疫激活剂和生理盐水混合,再分3次注射到提供样本的患者身上。

    在中山医科大学进行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以乙型肝炎转化为肝癌并接受了手术的患者为对象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没有接受这种疫苗治疗的21名患者在1年内的复发率为62%,而接受了疫苗治疗的18名患者复发率仅为17%;前一组患者患肝癌1年半后死亡率为29%,后一组仅为6%。

    注射癌症治疗性疫苗是免疫疗法的一种,原理是通过把癌细胞表面的抗原注入体内,诱使人体免疫系统发挥抵抗病原体的作用,或者增强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何德功)
, http://www.100md.com
    子宫内膜局部免疫系统过强影响人工生育效果

    俄罗斯专家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不孕妇女的子宫内膜局部免疫系统过强,往往容易导致受精卵移植失败。

    据俄《科学信息》杂志报道,俄研究人员对136名接受受精卵移植的不孕妇女进行了研究,其中36名妇女有子宫内膜异位现象。研究人员将她们的卵细胞在试管中进行人工受精,72小时后给每个妇女的子宫移植2~4个受精卵。

    研究人员发现,在排除受精卵本身质量问题的情况下,植入子宫内膜异位和体内雄性激素含量过高的妇女体内的受精卵往往更容易发育异常。进一步分析发现,妨碍受精卵发育的决定性因素是子宫内膜的局部免疫系统过强,子宫内膜的淋巴细胞含量过高,使植入的受精卵受到排斥,甚至被杀死,导致移植失败。

    研究人员据此认为,为防止受精卵移植不受影响以确保成功治疗不孕,应开发新的方法对子宫内膜局部免疫系统进行有效评估,并将其调整到适合受精卵移植的状态。(魏忠杰)
, http://www.100md.com
    微型气球分开脑部神经摘除脑瘤有新路径

    美国一名脑科医生3月12日说,一项新技术可利用微型充气气球取出小孩脑部通常难以探及的肿瘤,从而挽救数千名儿童的生命。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2日报道,该技术是把气球轻轻放入脑部,然后开始给气球慢慢充气。经过几天的充气,气球使脑部各个神经分开,并开辟出一条通向脑瘤的安全路径,医生通过这个路径就可以把脑瘤取出。通常手术要进行几天。

    这项技术的发明给脑瘤患者带来福音。据了解,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的医生已经利用这项技术为一名9岁的儿童进行了脑瘤手术,目前患者状况良好。, http://www.100md.com(新华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