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弥漫性间质性肺病 > 特发性肺纤维化
编号:10188428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所致肺纤维化疗效总结及其临床特点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74期
     SARS所致的肺纤维化是该病恢复期一个较为常见而严重的问题。为了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在参与一线诊治工作的同时,对收治的61例SARS所致的肺纤维化患者的治疗情况和临床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自2003年4月19日至2003年6月11日中日友好医院及对口支援协作单位酒仙桥医院(127例)共收治SARS患者367例,其中诊断肺纤维化61例,占所有SARS患者的16.62%。

    2.观察项目:一般情况(T,P,R,BP),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胸X片及/或CT。

    3.治疗方法:将确诊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2例,含死亡1例)与西医组(29例,含死亡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抗病毒、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氧疗等措施。中西医结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SARS4号方每日2次,每次1袋。
, 百拇医药
    4.结果

    4.1临床症状

    4.2 胸片情况

    4.3 激素使用情况

    4.4 白细胞及分类变化情况

     5. 61例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点

    5.1 临床症状特点:在所有61例SARS所致的肺纤维化患者中,从临床症状及证候看,除初期发热外,出现症状最多的是气短(38例),其次是咳嗽(30例),另外依次为紫绀(16例)及少数患者的咯痰、心悸、乏力、腹泻等。其气短多出现在发病中后期。除少数重症患者表现为动喘外,多数患者的特点表现为气不接续感。咳嗽则多为干咳无痰或少痰。患者紫绀在综合治疗措施下易得到缓解。
, 百拇医药
    5.2

    影象学特点:多数患者表现出症状与影象不吻合的特点。即临床症状轻而影象学改变明显,甚至有的患者在症状完全缓解或消失而仍表现出影象学的改变;其次,表现出胸X线与CT不吻合与不同步。

    在全部360例患者中,均做了胸X线检查,单纯靠此诊断者17例;共有85例患者做了CT检查,发现肺纤维化42例,发现率为49.4%。在CT已诊断的患者中,同期内胸X线报告“未见异常”者6例,轻中度模糊影10例;另外,从病变发生的部位看,与其他原因导致的纤维化有所不同的是,并非以周边为多,而是一般在中、下肺野多见,还有部分出现在上肺甚至肺门部;通过观察死亡患者的胸片,以弥漫性阴影为主。

    5.3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患者肺部病变出现可逆性改变。

    5.4白细胞变化趋势与预后的关系
, 百拇医药
    将SARS所致的肺纤维化中死亡、好转出院患者的白细胞进行分析对比,并与未发现患纤维化的SARS患者对照,三者之间呈现出如下的变化趋势。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三类诊断或预后不同的患者其白细胞及分类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即在SARS患者中,未发生(发现)纤维化的患者表现为基本平衡的波动;而诊断为纤维化的患者则表现为线性上升或下降。这一变化趋势是否可以作为SARS患者纤维化后预后指标,乃至是否发生纤维化的依据,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6.讨论

    6.1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所致肺纤维化的疗效分析

    临床观察发现,SARS所致肺纤维化以气短为主要的症状,其特点以气不接续为主,以肺的气阴虚为主要证候。与其他原因导致的肺纤维化的肺肾两虚为主的证候有所不同。其他原因造成的肺纤维化多呈慢性经过,而SARS所致者则为短期内形成。产生气促的原因,多是在X线发现肺间质损害,或病愈后发生肺纤维化遗留改变所致。即使是症状完全缓解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局灶性或广泛性肺纹理粗乱、条索状纤维化改变。且肺实质、间质同时受累。故而激素的使用是有必要的,考虑到此次治疗SARS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因素,给予具有滋阴降火、活血通络、解毒化湿功能的“SARS4号方”。
, 百拇医药
    根据我们的临床观察,SARS的发生主要是邪伏气络,故而会出现喘多咳少的情况。这与疾病发生的部位密切相关。清代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曾对喘病做过分类:“喘之为病也,其类有四:曰气急,曰气逆,曰气短,曰气脱。”据我们观察,SARS所致的喘多是在疾病中后期出现,且直接进入气短乃至气脱阶段。这与本病的病因病机特点有直接的关系,即病邪由口鼻而入,直伏气络,造成肺络症瘕。根据这一病因病机特点所制定的SARS4号运用于SARS所致的肺纤维化,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激素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6.2 SARS所致肺纤维化的临床特点分析

    一般认为,发病2周后病毒抗原已被宿主免疫反应所清除,SARS所致的肺损伤可能不是由冠状病毒的复制直接造成,而是肺附近组织(非肺组织本身)受病毒感染,通过黏附分子介导白细胞滚动、黏附、移动及渗出等,诱导细胞因子或其他因子产生继发性效应所致。细胞黏附分子可直接调节肺成纤维细胞的功能,表明细胞黏附分子在肺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SARS肺损伤的特征:早期肺组织炎性渗出、肺水肿,随后肺泡透明膜形成,这与SARS有关;后期则出现纤维化。肺部的病理变化类似急性肺损伤(ALI)或ARDS: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肺间质增厚,气道上皮基底膜玻璃样变,肺泡2型细胞增生,上皮下及肺泡间纤维组织增生。这些改变严重阻碍气体的交换(2)。这一病理过程决定了临床检查时患者肺部影象改变的时间,与血白细胞变化的趋势或许也有关系。
, http://www.100md.com
    临床观察SARS感染的分期为:病毒复制期表现为高热、流感样症状;免疫亢进期(超敏反应期),是患者的免疫系统识别入侵的病原微生物并攻击之,是应用激素的时机;肺组织破坏期,约20%。时间各1周左右。因此,在治疗方面,适时、适量的激素是有益的,可以防止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以致逆转之,但同时有降低机体免疫功能,造成二重感染等诸多副作用。因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针对本病的特点,在减轻激素的副作用方面起到良好的效果。

    从我们临床观察看,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以及其传染性强的特殊性,在辅助检查方面有不足之处。比如CT的检查率比X线片低的很多,而本病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其应用的必要性。在早期发现肺纤维化方面,前者比后者能更客观地发现和反映肺部情况。根据我们的实际观察和理论推断,SARS所致肺纤维化的发生率无疑要高于实际发现者,也就是说,本文所提供的数据只能说是发现率,而非实际的发生率。

    我们的初步结论是,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可以有效防治SARS所致的肺纤维化,并有助于实现逆转;在患者恢复期,如条件允许应行CT、肺功能检查以尽早发现肺纤维化;患者血白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百分数的趋势有可能是鉴别是否发生纤维化,以及纤维化预后的参考指标。, 百拇医药(张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