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院 > 医院动态
编号:10121190
十年磨一剑 良方治乙肝———乙肝的病理及危害
http://www.100md.com 2002年5月30日 《健康时报》 2002.05.30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本病遍及全球,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热带地区高于温带,男性高于女性,在未经免疫预防的国家里,儿童携带率高于成人,城市常高于农村。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及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血液、性接触和生活密切接触都是传播的重要方式。易感者感染乙肝病毒后约经3个月(6周至6个月)发病。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泻及腹胀,部分病例有发热、黄疸,约有半数患者起病隐匿,在查体中发现肝功能异常、血清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H,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均为阳性,大部分乙型肝炎在急性期经治疗后好转,很多病例病程迁延或转为慢性,其中一部分可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甚至肝癌;一部分病例病程发展迅猛,肝细胞出现大片坏死,成为重型肝炎。

    在乙肝病魔肆虐的二十一世纪,我国有一亿以上的人感染了这种病毒,“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反击乙肝的斗士在神州大地上前赴后继,北京中都中医药研究院就是搏击在乙肝战线上的先头兵。

    北京中都中医药研究院乙肝、肝硬化治疗中心的专家们在十几年乙肝专题的探索中,先后完成了“阻断乙肝慢性化的研究”、“基因检测与传染性关系”、“排毒免疫调节治疗乙肝大小三阳转阴规律的研究”等重要课题。以其扎实的学识,鲜明的论点,一步一个足迹,不断取得进展。

    十年前,国内乙肝病毒的研究都以表面抗原、E抗原系统为主要靶子,该院却牢牢盯住了基因检测,只要病毒有遗传基因存在,就能复制出新的病毒,如果能找到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就可抑制其复制,就可以阻断乙肝慢性化,掌握治疗上的主动权。经过临床上的努力,终于筛选出科学配方,它能使药力达到病毒核心,为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全面杀死乙肝病毒找到了可喜的苗头,体现了该院治病求本的思想。

    第二步是指出并解决了免疫耐受问题,乙肝病毒能长期携带,就是人体的免疫耐受。什么是免疫耐受呢?就是免疫功能降低,病毒进入人体,免疫系统不去攻击,免疫细胞呈慢性表现,与病毒和平共处,任其繁殖,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病毒治疗能祛除血液中乙肝病毒但肝细胞内仍有病毒潜伏之处,并不断复制,影响根治效果。

    针对免疫耐受问题,采用科学组方,提高免疫功能,不但可以干扰病毒的复制,还可有效地促进致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B淋巴细胞向浆细胞转化,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这样被激发了的淋巴循环免疫系统,始终处于攻击冲动状态,攻击病毒的能力不断增强,在抗病毒的同时,免疫细胞主动攻击潜伏的病毒,如猫捕鼠,尽职尽责,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