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信息
编号:10120786
矫正心理障碍三部曲
http://www.100md.com 2002年5月9日 《健康时报》 2002.05.09
     刘力平

    有资料显示,全国儿童心理障碍的总检出率为25.20%。矫正儿童心理障碍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淡化父母的角色意识。德国独生子女研究的先驱内特尔在研究儿童性格和心理特点时将产生其心理障碍的原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家庭中父母错误的教养态度;另一类是家庭中缺乏特定的教育因素,父母的角色意识就包含在错误的教养态度中。当你固守父母尊严的传统意识时,你就会把儿童当作私有财产,认为怎么对他都行。这种强烈的父母意识会使儿童体会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亲近和温暖,时间久了会产生压抑、郁闷和逆反心态。

    摆脱儿童的消极控制。儿童的消极控制指教师不自觉地被学生的某些特点行为牵着走。事实证明,当教师的行为受到这样的影响和控制时,便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从心理上看,公认的“后进生”有一种“自我中心主义”在起作用,不服从别人领导,教师必须运用心理因素实现对其的心理控制,从而增强教育行为的理智性。

    运用心理疏导,扬起单亲家庭儿童自信的风帆。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儿童多具有自卑、敏感、人际交往萎缩和缺乏自信心等心理障碍。应努力创造机会,尽量让他们多“亮相”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实践证明,只要热爱这类特殊群体的孩子,就能唤回他们心理上的自尊;只要以积极的态度优化特殊儿童的心理,就能扬起他们自信的风帆,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刘力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