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54447
中医论郁证及郁证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852期
     广义的郁证,包括外邪和内伤致病因素导致气血运行郁滞不畅。狭义的郁证指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引起,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中医有“阴静阳躁”之说,对于抑郁症和焦虑症,中医的理解是,一个偏阴证,一个偏阳证。把抑郁症归属阴证,临床表现为抑郁、静默、内向、不爱动;把焦虑症归属阳证,其临床表现为焦虑、兴奋、烦躁、亢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发生率约11%,大概有3.4亿人患抑郁症。抑郁症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癌症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疾病。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5%,目前国内有超过9000万人口罹患抑郁症。而在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职业人群多于非职业人群。抑郁症最可怕的不是抑郁症本身,而是部分患抑郁症的人有自杀的倾向,该病发生率逐渐增加,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危害极大,几乎波及所有临床各科。西医所说的抑郁症从其临床表现可以归属于中医郁证范畴。

    中医论郁证

    中医关于“郁”字的含义比较宽泛。从它本来的语义看,“结不解散,即谓之郁”(清·沈金鳌),具体主要有两义:①指病机,是表达疾病过程中,人体气血脏腑功能郁滞而不能畅通的状态。《医贯·郁病论》云:“郁者,抑而不通之义。”②指病证,是由情志抑郁导致气机郁滞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病证,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中医论郁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郁证,包括外邪和内伤致病因素导致气血运行郁滞不畅。元代朱丹溪说:“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丹溪心法》载有“六郁证”,包括气郁、热郁、痰郁、湿郁、血郁和食郁,多为内伤、气候因素、饮食及其他病因所致。朱丹溪发明六郁汤、越鞠丸两方,验之临床,疗效确凿。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将五行与五脏相联系,有“五脏郁证”,曰:“木郁者,肝郁也”“火郁者,心郁也”等等,是从疾病所在部位而论,指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使五脏功能郁滞不畅的病证。清代张璐《张氏医通》记载由情志因素导致的郁证叫“七情郁证”,又称“内郁”;又将由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而导致的郁证称为“六气郁证”。所以《类证治裁》概括说“凡病无不起于郁”,此皆属广义郁证。

    狭义的郁证指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引起,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目前中医临床都以此类症状诊断为郁证,它概括了现代医学中抑郁症、焦虑症、神经症、某些围绝经期综合征等。

    忧郁情绪与抑郁症

    在现代精神病学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1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