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099714
阴虚之证治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2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725期
阴虚包括了津伤与液耗两类,临证时不仅要弄清津伤与液耗的侧重,还要辨明阴虚的主次所在,考虑所涉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有针对性地选方用药
     阴虚包括了津伤与液耗两类,临证时不仅要弄清津伤与液耗的侧重,还要辨明阴虚的主次所在,考虑所涉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有针对性地选方用药

    阴虚,作为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包括精、津、液、血、髓等属于阴的各种物质的亏虚。由于对精、血、髓等的亏虚往往独立表述,如精亏、血虚等,因而临证所言之阴虚多数情况下指的都是津液的不足。但就实际应用来看,关于阴虚的描述存在着词意含混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治疗用药。

    阴虚之类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决气》简要地指出了津和液的概念及功能:“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灵枢·五癃津液别》则指出了津液的由来及功能特点:“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由此可知,津与液虽皆来源于水谷精微,但二者在性状、分布和功能上均有所不同: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入血脉之内,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对此,《读医随笔》有着较为深刻而明晰的认识:“津亦水谷所化,其浊者为血,清者为津,以润脏腑、肌肉、脉络,使气血得以周行通利而不滞者此也。凡气血中不可无此,无此则槁涩不行矣……液者,淖而极厚,不与气同奔逸者也,亦水谷所化,藏于骨节筋会之间,以利屈伸者。其外出孔窍,曰涕、曰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