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针骨专业 > 经络穴位 > 穴位大全图解 > 足少阴肾经穴 > 横骨 Henggu (KI11)
编号:12527701
横骨(穴位位置图与作用功效)
http://www.100md.com 中医养生堂
横骨穴穴位的位置

     【标准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参考穴位图】

    

横骨穴功能、定位及按摩方法



    【取穴方法】横骨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疾病】阴部痛,少腹痛,遗精,阳痿,遗尿,小便不通,疝气。

    【人体穴位配伍】配中极穴、三阴交穴治癃闭;配关元穴、肾俞穴、志室穴、大赫穴治阳痿、遗精、崩漏、月经不调。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别名】下极,屈骨,屈骨端,曲骨端。

    【穴义】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横向外传。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有腹壁下动、静脉及阴部外动脉;布有髂腹下神经分支。

    【名解】

    1)横骨。横,指穴内物质为横向移动的风气也。骨,指穴内物质中富含骨所主的水液。该穴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横向外传。本穴物质为阴谷穴横行传至的冷湿水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胀散并横向传于穴外,外传的风气中富含水湿,故名。

    2)下极。下,指本穴位于胸腹的最下部。极,屋顶之意,指穴内物质为天部之气。下极名意指肾经气血在本穴达到了它所能上行的最高点。本穴物质为阴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因其寒湿滞重要靠不断地吸热才能上行,而本穴则是肾经下部经脉气血上行所能到达的最高点,故名下极。

    3)屈骨。屈,亏缺之意。骨,阴性水液也。屈骨名意指肾经气血由于本穴的向外散失而处于亏缺之状。本穴物质为阴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量不大,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并散失肾经之外,肾经气血因此更加亏缺,故名屈骨。屈骨端名意与屈骨近同,端指肾经吸热上行的气血在此到达顶端。

    4)曲骨端。曲,隐秘也。骨,肾主的水液也。端,极点、尽头也。曲骨端名意指肾经吸热上行的水湿至此已到尽头。理同屈骨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受热后循肾经上传大赫穴及输散腹部各处。

    【功能作用】清热除燥。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泻之或灸,热则补之。,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