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61601
中医调理 科学睡眠 等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067期
     中医调理 科学睡眠

    近些年来,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巨大,同时面临各种来自社会应酬、家庭关系、子女教育等复杂挑战,加上这几年雾霾天等不良天气造成城市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中国数量庞大的城市职业人群更易失眠,成为想睡而睡不好的都市“失眠族”。

    在世界睡眠日到来前夕,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四科主任时国臣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如何认识睡眠障碍、失眠与抑郁的关系、怎样获得舒适和高质量的睡眠等话题进行了答疑解惑。

    时国臣指出,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在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反映,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包括睡眠失调和异态睡眠。睡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调查显示,很多人都患有睡眠方面的障碍或者和睡眠相关的疾病,成年人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可高达30%。长期失眠会使大脑功能紊乱,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 http://www.100md.com
    时国臣介绍说,人们在遇到不幸事件或精神受到强烈刺激后,大都会有失眠抑郁症症状。其具体表现是半夜早醒,在黑暗中突然醒来、醒后不能再入睡;脑海里反复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往事或对前途忧心忡忡;还有的人入睡困难,中途易醒,多梦。晨起后无清晰感,不能恢复充沛精力;白天头昏、疲乏、无力或打瞌睡;认知功能受损,工作与学习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失眠抑郁症的症状伴随的心理学表现为焦虑、自责、自知力不完整;自杀、精神运动性症状。

    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获得舒适、健康、高质量的睡眠,时国臣从合理饮食、控制情绪、规范作息等角度给出建议,睡眠困难者应该毫不犹豫地戒除以往的不良嗜好和习惯,如:戒烟忌酒;定时上床,早睡早起;睡前不喝浓茶、咖啡等兴奋饮品;避免饱食、激烈运动或刺激性游乐活动后立即上床;保持卧室通风,不蒙头而睡。同时,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劳逸结合,饮食有节,注意营养。

    时国臣还介绍了几种中医简便的助眠方法,只要认真按法施行,相信会收意想不到的效果。
, 百拇医药
    枣仁桂圆粥 适用于中老年长期失眠者。取酸枣仁(研成细末)、桂圆肉各15克,粳米100克,共煮为粥,早晚食用。如心肺功能不好者,可加少量百合、莲子;脾胃不健者,可加红枣、苡仁、山药;肝肾不足者,可加杞子、芡实。

    糖、醋催眠法 长途旅行劳累,难以入寐,可用食醋1~2汤匙,冲入温开水1杯慢服,尔后静心闭目,自然安眠。暴怒之后,可饮糖水1杯,即可荡涤胸中郁火而安睡。

    茶婆枕 陈粗茶泡饮后,将茶叶渣晒干,收集约500克,装入枕心(可加入干茉莉花适量),外加枕套,制成枕头。可清心安神治失眠。

    沐浴法 每晚临睡前,用35~45℃左右的温水洗澡,淋浴或盆浴均可,时间为15~30分钟,或用温水泡脚15~20分钟亦妙。有条件还可经常洗温泉浴、桑拿、海水浴、药浴等,有益于睡眠。

    静卧放松法 对临睡焦虑、难以入眠的人特别有效。方法是自然仰卧,双手重叠轻置肚脐上,呼吸均匀,排除杂念并全身放松。默念“天地悠悠,身心俱松,杂念不起,酣然入梦……”也可采用数息法,以帮助入睡。
, http://www.100md.com
    足底按摩法 临睡前用双手交互按摩整个脚底5分钟,再分别按压涌泉部位2分钟。

    对失眠较为严重者,还可用中医中药及针灸等法进行干预。时国臣介绍,中医临床通常有宁心安神、清热泻火、滋阴降火、清热化痰、活血化淤等治则,若运用得当,效果都很好。而针灸是通过经络穴位刺激来贯通内外肌体,从而达到养心安神定悸,使气能化血,血能养心,心能藏神,则睡眠渐入佳境,同时以泻法化痰和胃,胃和则寐安,通过腧穴疏肝理气,平肝降火,宁心安神,以解胸中抑郁。补泻兼施,滋阴降火,使肾气充实,阴阳平衡,镇心安神。 (衣晓峰 通讯员 张锐)

    

    四招养出好睡眠
, 百拇医药
    中医认为,睡眠是人们养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睡眠的目的在于调整阴阳平衡而达到对生命能量的储备。如果睡眠不好,人的阴阳失调,必然造成精气亏损,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久而久之,甚至会因此罹患严重疾病。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李伯群教授提醒广大读者,对于那些经常失眠的人来说,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调节来解决,对付失眠,可以采用以下四招。

    一、中午要小憩。中医养生讲究睡“子午觉”。所谓子午觉,就是晚上子时进入熟睡,白天午时要稍微休息一段时间。每天午时,阳气正盛,阳虚的人午时休憩一会儿可以养阳。午睡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容易进入深睡眠,醒来后反而让人感觉没有精神。午休时,应注意保暖,以防着凉受风,发生疾病。

    二、晚上养心阴。睡前吃一点养心阴的东西,可帮助精神内守,有助于睡眠。冰糖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桂圆肉、百合,或一杯牛奶等,都可以较好地补益心脏。人睡觉之时,五脏仍在不停地工作,其中心脏最为辛苦,所以适当地补益心阴有助于睡眠,也有助于健康。
, http://www.100md.com
    三、睡前调呼吸。缓慢均匀的呼吸,对于进入睡眠很有帮助。这是因为人体呼吸的节奏慢了,心跳就会随之自然减慢,人体的气血运行、生命活动也会慢慢缓和下来,这样的状态下,人才能安然入睡。一般来说,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或看慢节奏电视、听舒缓的音乐等,使身体逐渐入静。静则生阴,阴盛则寐。临睡之前,不宜做大剂量的运动,也不宜有大喜大悲的情绪波动。

    四、睡前泡搓脚。睡前,用温水泡泡脚,再辅以足部按摩,尤其是按摩人体的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的前三分之一处),对于促进睡眠效果非常好。因为这样可以促进心肾相交,阴阳合抱,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平衡阴阳状态的作用,睡眠也就会达到最佳境界。搓脚同时要活动脚趾,大脚趾是肝、脾两经的通路,多活动大脚趾还可以舒肝健胃、增进食欲,对保健益寿大有裨益。 (彭永强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http://www.100md.com
    短睡出来好精神

    睡的时间越长人越有精神?其实不然,短睡也可以睡好。人的睡眠大致分三个阶段,分别是浅睡、深睡和做梦,这三个阶段是轮流不规则出现的。首先是浅睡,所谓的浅睡就是睡眠的朦胧阶段,是深睡或是做梦的必经阶段。其次是深睡,深睡阶段是睡眠最重要的阶段,是大脑在一天中最重要的休息时间,因此只有深睡才叫眠。最后是做梦,做梦是深睡的延伸阶段。

    对于那些睡眠时间少的人,如何能在短睡眠时间里保证有一个好的睡眠质量呢?有医生建议训练短熟睡眠。短熟睡眠要求人们一上床就入睡,尽快进入深睡阶段,保证在一夜安眠中深睡达到总睡眠时间的五分之一,这样就可以满足人们对睡眠质量的要求,虽然睡的时间少,但是一样可以让人们有个好的精神状态。

    那么为什么短睡也能让人精神好呢?有研究表明,在睡眠中,睡眠比例比睡眠时间更重要。睡眠比例是指深睡的时间占总睡眠的时间之比。有的人只睡5~6个小时,但深睡达到了比例合适的标准,减少的只是浅睡的比例,所以晨起时神清气爽。不难发现,现代人之所以越来越重视午睡,是因为午餐后内脏活跃、大脑相对平静,午睡时大脑很容易进入休息状态,深睡比较多。晚餐后虽然也有大脑缺氧问题,但按生物钟安排,此时脑力正值活跃,可以弥补供氧不足,不会像午间那么渴睡。对于现在这些上班族来说,中午睡个午觉,下午的工作效率会提高很多。
, 百拇医药
    所以,睡眠质量不完全取决于时间长短,科学睡眠最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吃清淡的食物,保持健康快乐的睡眠情绪,拥有一份简单愉悦的心情,哪怕是睡的时间很短,我们也能精神百倍,神采奕奕。(陈慧茵)

    

    安眠穴助好眠

    你知道吗?人体上有一个穴位叫安眠穴,想改善睡眠状况的人,不妨试试按揉这个穴位。

    用手摸到耳朵后面的一块儿硬骨,硬骨下面有一小坑儿,此坑儿即为中医所讲的安眠穴,用食指轻轻按摩安眠穴,顺便按摩脖子两边的“大筋”,最后再把食指轻按在这个穴位上,之后不知不觉地安然入睡。这是我的睡眠诀窍。(小默)
, 百拇医药
    

    “一闻一捶”可助眠

    时下,睡眠问题渐渐成为都市忙碌一族的“通病”,很多职场人或老年人都为睡眠不好、难以入睡而困扰,有些人常年靠安眠药助眠,很是痛苦。那么,就来试试下面两招吧,也许会有效地助您入眠哦。

    一闻:助眠不是“神话

    原先我家老爹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最差时要吃3片安定,也只能睡个把小时,很是痛苦。后来他迷上了种花养花,更特别偏爱茉莉,家里的阳台花园,多盆茉莉散发着浓浓的花香,一天晚上,老爹偶尔去阳台找东西,置身于茉莉花香中大约10来分钟,没想到那晚他很快就入睡了。第二天他有意在睡前又去阳台闻花香,结果和前一晚一样,给他带来惊喜。后来,我上网一查,果然,芳香疗法不失为一种缓解失眠焦虑的好方法,而闻茉莉花香正是芳香疗法的一种。一次偶然的收获,竟改善了老爹的睡眠,从那以后,简便易行的“一闻”养生法,让老爹老妈与安眠药彻底“拜拜”了。
, 百拇医药
    一捶:助眠效果显著

    时下,忙碌的人们,不少存在睡眠问题,那么,被失眠困扰的人们不妨试试睡前捶背,助睡眠效果显著。我家老爹老妈一直以来,都会在每晚睡前,一边用热水泡脚,一边双手握虚掌,相互轻捶后背,每分钟叩捶60次左右,约5分钟。在中医学界有人将背部称为人体的三大“保健特区”之一,据医学研究显示,人体背部丰富的脊神经,支配着肢体及内脏的活动。捶背、擦背等可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通过神经系统的传导,增强内分泌及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尤其是捶背可以刺激背部皮肤和皮下组织。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传导,促进身体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同时还能放松背部肌肉,缓解腰酸背痛和肌肉紧张,消除疲劳,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入眠,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增强夫妻间的感情生活。

    多年来,我爸妈常年坚持用“一闻一捶”法助眠养生,精神矍铄、健康长寿,值得推荐,有需要的朋友们不妨一试。(南京 榕杨)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