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23348
劝酒彼此共斟酌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64期
     “斟酌”一词,在日常用语中多重复两次,以加重语气,用以表达在未做出判断之前,须经慎重考虑后,再做取舍。究其出处,笔者自忖,还是从饮酒而来。由于人对“酒”的耐受不同,有量大、量小之分,更有“酒凭量饮”之说,从而又衍生出“斟酒酌量”,可简化为“斟酌”一词。

    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所著《本草纲目·第廿五卷》中提到,“酒,天之美禄也。百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历代中医学家对酒的利弊,均有精辟的论述。《黄帝内经素问》专辟“汤液醪醴篇”,谈酒的医用价值。故繁体字的“医”字,下面从“酉”字,始知“酒”入药已久,酒能温通经脉,活血御寒。米酒能通行十二经脉,故凡风寒湿痹、宫冷拘紧之症,皆以黄酒为引。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对酒的耐受程度不一,酒量悬殊很大,因此自古以来,对“饮酒”的功、过、利、弊,评价不一。有谓酒对人“百害无一利”,有谓乃“琼浆玉液”;有谓“酒壮英雄胆”;有谓“多酒能损肾”……对此,笔者认为,关于酒对人体的利弊,尚需因人、因时、因地而论。人的酒量有大小之分,身体健康状况也不一样,对患肝病、肾病、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人来说,饮酒确实害多利少;对风湿病、老年脾胃虚寒病、妇女产后风寒痹痛等病,以及其他血脉不通因于寒者,因酒可宣通血脉,温经活血,也就不算无利了。从季节来说,春夏,不宜多酒,能助火、助痰,易因酒后引致高血压,乃至中风等症;秋冬天气由凉变冷,气血多易寒凝,可少饮酒借其宣通,使气血畅达。另外还有“酒逢知己”和“话不投机”之分,对此也应“斟酌”从之。因地制宜,更为显而易见。一般来说,北方人地处寒冷,酒量偏大;南方人,地处温热,酒量偏小。总之,均需彼此斟酌,不可一概而论。

    值此已丑牛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亲朋好友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之时,无疑少不了约家人、亲朋、知己、好友,酒楼、茶座共叙改革开放的30年旧貌换新颜,交流祖国各地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其欢乐气氛,不言而喻。劝酒要量力而行,必须要注意的是不要感情用事,不能喝到“胡言乱语”、“不言不语”的地步,还是以“彼此共斟酌”为好。特别要提醒的是,司机开车不要喝酒。

    笔者自退休后,回到故乡,问病于百寿堂,一年可诊病万人以上,发现因过量饮酒所致精液异常而不孕者数百例,多为中青年男性,从病史中追问到,不少患者婚后曾查过精液,均属正常,为晚要孩子,而实行避孕措施,由于经常嗜酒,想要孩子时,却成了精液异常,致使长时间不孕而来求诊。足以说明,如此朝醒暮醉,不加以控制,会影响我们的后代了。, http://www.100md.com(张奇文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