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失眠睡眠 > 健康睡眠 > 午睡(小睡)
编号:11700413
午睡时间莫过长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37期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体健康十大标准中,第三条是“善于休息,睡眠好”。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午睡习惯,中国人也是如此。

    能够给午睡好处提供依据的生物学道理有几种:有人从生物钟角度研究人体一天的周期性和节律性,认为一上午紧张的工作后,下午1点左右肝脏的功能下降,感到困乏,下午2点左右人会反应迟钝,全身疲倦,是一天能力表现的最低点,下午3点左右又开始恢复。由此可见,午睡正好是养精蓄锐的大好时机。还有人研究最佳工作状态,认为上午最适合脑力劳动,下午最适合体力劳动,中午为过渡时间,应适当休整。

    从生理学角度考虑,劳累了一上午的工作人员中午往往需要“饱餐一顿”,要满足肠胃消化系统的血液供应,此时中枢神经系统及肌肉四肢运动器官借助午睡处于休息状态,正好迎合了整体的生理需求。

    从养生方面考虑,有人有“主动休息”的建议,即到时就休息,不累也休息,等到自己感到疲乏时,全身已积累了相当多的代谢废物,难于彻底清除,容易积劳成疾,脑力劳动者感到疲乏时也容易引起失眠、烦躁等不适,一时难于纠正,中午定时休息可预防这种现象。

    关于何时午睡及睡多久的议论一直很多,我们不应在乎午睡时间多少,质量更重要。午睡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各自条件来决定,新疆吐鲁番地区夏日炎热难耐,无法出门,中午休息8个小时,不睡觉又能干什么呢?而北方出租车司机夏日中午在树荫下打个盹也很知足。

    一般主张,中午休息不应超过1小时,以30分钟左右为宜,过度休息对身体不利。每天午睡90分钟的人与每周只睡一次午觉且少于60分钟的人相比,心脏病发作的比例高出50%;经常午睡的人偏向静态生活,缺乏运动习惯,容易发生中医所称的瘀血阻络;午睡过久,大脑休眠时间过长,睡后会反应迟钝,认识和记忆力下降,而且又影响夜间的睡眠,如此恶性循环,对健康十分不利。

    美国学者研究指出,短于30分钟的午睡有诸多好处,可以恢复清醒,有利于健康和学习,还可以改善情感状态。祖国医学也主张“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主张久睡,否则气血运行不畅,筋骨软弱,脾胃呆滞,且有“久卧伤气”之说。可见,该睡则睡,该醒则醒,不宜久卧。

    但午睡不宜与午餐时间过于接近;午餐不喝咖啡、浓茶、可乐等含兴奋性的饮料,午餐量也不宜过大。午睡地点尽量安静、避光,温度适宜,以提高睡眠质量;午睡后洗洗脸,做点活动,然后喝杯茶或咖啡,可加速恢复脑力,摆脱困倦。(李佩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