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df&论文 > 资料01 > 正文
编号:11682863
四圣心源20070121.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第46页
第127页

    参见附件(1510kb)。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 于天师曰: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 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

    耶?”岐伯对曰: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 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 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 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

    教下也,皆谓之: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 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 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 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 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 “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 尽耶,将天数然也?”岐伯曰: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 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 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 面始焦

    , 发始堕; 六七

    , 三阳脉衰于上

    , 面皆焦

    , 发始白; 七七

    , 任脉虚

    ,︻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

    四 四

    圣 圣

    心 心

    源 源

    原著

    清·黄元御

    民间中医网网友

    恭校

    前言

    ?

    民间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志愿编撰组 ·1·

    前言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继承和发扬中医,本是我们与

    生俱来的使命。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医的许多典籍,目前仍然藏在

    深闺。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历史,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为了充分利用现

    代电子科技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我们民间中医网

    的网友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启动了“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的编制

    工作。

    本书以中医药出版社的《黄元御医学全书》 、 《黄元御医书十一

    种》 、清· 《续修四库全书》三书中的《四圣心源》为底本,校对过程

    中尽量保持原版原貌。本书由 leedachao、hillman、jjlyk、melionalter、ml400、qihuangai、yy7200、爱如潮水、分飞、如原、我心思凝、无动于中、遥望盼望参与校对,由汉服定稿并排版。

    “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发布于“民间中医-典籍整理论坛”

    论坛。我们力图提供正确无误的电子版,但限于能力,自知错误在所

    不免。 因此我们希望所有阅读本系列电子书的朋友能够将发现的错误

    在此论坛上告知我们,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地更新。

    从其他地方获得本书的网友,也请及时到此处查询,获得最新的

    图书版本,以免有错误的版本流散无穷。

    我们仍在制作其他一些优秀的中医图书的电子版, 也希望并欢迎

    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民间中医网 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志愿编撰组

    公元二〇〇七年一月 四圣心源

    ·2· 民间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志愿编撰组?

    四圣心源自叙

    医有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书,争光日月。人亡代革,薪火无传,玉楸子悯后世作者不达其意,既解《伤寒》 《金匮》 ,乃于

    己巳 ①

    二月,作《四圣心源》 ,解内外百病,原始要终,以继先圣之

    业。创辟大略,遇事辍笔。庚午四月,北游帝城。十一月终,南赴清

    江。辛未二月,随驾武林 ②。四月还署,研思旧草,十得其九,厥功

    未竟。八月十五,开舟北上,再客京华 ③。壬申十月,作天人之解,续成全书。癸酉二月,解长沙药性 ④,五月删定《伤寒》 ,七月笔削 ⑤

    《金匮》 ,八月修瘟疫痘疹 ⑥

    ,成于九月十七。

    维时霖雨初晴,商飙 ⑦

    徐发,落木飘零,黄叶满阶。玉楸子处萧

    凉之虚馆,坐寂莫之闲床,起他乡之遥恨,生故国之绵思。悲哉!清

    秋之气也,黯然远客之心矣,爰取《心源》故本,加之润色。

    嗟乎!往者虞卿 ⑧

    违赵而著《春秋》 ,屈原去楚而作《离骚》 。古

    人论述,往往失地远客,成于羁愁郁闷之中,及乎书竣业就,乃心独

    喜, 然后知当时之失意, 皆为后此之得意无穷也。 向使虞卿终相赵国,屈原永宦楚邦,则《离骚》不作, 《春秋》莫著,迄于今,其人已朽,其书不传,两人之得意,不如其失意也。

    当世安乐之人,其得天者诚厚,然隙驷不留,尺波电谢,生存而

    处华屋,零落而归山丘,身与夕露同晞,名与朝华并灭,荆棘狐兔之

    中,樵牧歌吟之下,其为安乐者焉在!窃以为天之厚安乐之人,不如

    ① 己巳:乾隆十四年己巳,即公元 1749 年。下文庚午、辛未、壬申、癸酉依次对应于乾隆

    十五年到十八年,即公元 1750-1753 之间的4 年。

    ② 武林:今杭州市,清代名武林。

    ③ 京华:即京都。京都为人文荟萃之处,故称京华。

    ④ 长沙药性:指《长沙药解》 。

    ⑤ 古以竹简记载文字,遇有错误,则以刀削之,并用笔改正之,因谓修改文字为“笔削” 。

    ⑥ 温疫痘疹:指《四圣悬枢》 。

    ⑦ 商飙:秋风也。

    ⑧ 虞卿:战国时游说之士,姓虞,其名不传。说赵孝成王,赵以为上卿。受相印,乃号虞

    卿。主张以赵为主,合纵以抗秦。后因拯救魏相魏齐,弃相印,与魏齐同去赵,因困于大梁,已而魏齐死,虞卿穷愁著书。上采《春秋》 ,下观近世,曰节、义、称、号、揣、摩、政、谋,凡八篇,以刺讥国家得失,世传为《虞氏春秋》 。下文《春秋》即指此。已佚。 四圣心源自叙

    ?

    民间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志愿编撰组 ·3·

    其厚羁愁之士,丈夫得失之际,非俗人之所知也。

    顾自己巳,以至壬申,历年多矣,元草未就,是天既长与以穷愁

    之境,而不频假以萧闲之日。帝眷之隆,何可恃也,良时非多,勖之

    而已。

    癸酉九月甲戌 昌邑黄元御 四圣心源

    ·4· 民间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志愿编撰组?

    四圣心源后序

    医学盛于上古,而衰于后世。 自黄岐立法,定经脉,和药石,以治民

    疾,天下遵守,莫之或贰,于是有和、缓、扁鹊、文挚、阳庆、仓公之

    徒相继而起,各传其术,以博施当世,而方药至张仲景而立极,厥后

    皇甫谧、王叔和、孙思邈祖述而发扬之。起废痼,润枯弊,含生育物,绝厉消沴,黄岐之道,于斯为盛。自唐以降,其道日衰,渐变古制,以矜新创。至于金元,刘完素为泻火之说,朱彦修作补阴之法。海内

    沿染,竟相传习,蔑视古经,倾议前哲,攻击同异,辨说是非,于是

    为河间之学者,与易水之学争,为丹溪之学者,与局方之学争,门户

    既分,歧途错出,纷纭扰乱以至于今,而古法荡然矣。

    夫医虽艺事,而拯疾痛,系生死,非芝菌星鸟之术,可以诡诞其

    辞也。阴阳有纪,五行有序,脉络有度,非博辩横议所能推移其则也。

    一病之作,古今如一,非风俗政令有时代之异也。一药之入,顺逆俄

    顷,非百年必世可虚遁其说也。然而宋元以来,数百年间,人异其说,家自为法,按之往籍,则判若水火,综其会通,则背若秦越。夫岂民

    有异疾,药有异治哉?或俗学废古,恶旧喜新,务为变动,以结名誉,凡

    在学者,莫不皆然,而医其一也。 故脉诀出而诊要亡, 本草盛而物性异,长沙之书乱而伤寒莫治,刘朱之说行而杂病不起,天下之民,不死于

    病而死于医,以生人之道,为杀人之具,岂不哀哉!故凡艺或可殊途,唯医必归一致,古经具在,良验难诬,有识之士,不能不是古而非今

    矣。

    余少好医学,博览方籍。读黄氏《素灵微蕴》 、 《伤寒悬解》 ,其

    于黄岐秦张之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10KB,1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