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研讨
编号:11557306
谈中医古籍在治疫新药开发上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88期
     中医治疫,源远流长,经验宏富,在中医古籍特别是有关伤寒、温病、瘟疫的著述中,蕴藏着大量防治疫病的有效方药,亟待努力发掘和研究,以期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治疗疫病自主创新的新药,这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回顾既往,我国曾从中医古籍中开发出诸如茵栀黄颗粒、葛根芩连微丸、清开灵、银翘解毒丸、清瘟解毒丸、避瘟散等适合于疫病防治的中成药,堪称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但也不能不看到,既往在这方面的开发力度尚嫌不足,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疫古方,还未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笔者近年在编写《中医治疫名论名方名案》一书时(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出版),对此深有感触。如《东垣试效方》所载普济消毒饮子(黄连、黄芩、人参、陈皮、桔梗、玄参、柴胡、甘草、牛蒡子、马勃、板蓝根、连翘、升麻、僵蚕),治大头天行,活人甚众,人谓之仙方。古今临床实践证明本方治疗“痄腮”、“大头瘟”、“虾蟆瘟”(类似于现代流行性腮腺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4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