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用药 > 信息
编号:10187362
谨防用药三误区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67期
     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但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其效果则往往相反。如在抗痨治疗中,长期使用雷米封和利福平,结果因利福平的药酶诱导作用,使雷米封肝内代谢加速,形成大量乙酰肼而严重损害肝脏。联合用药的日趋增多,有的是为了迎合病人的心理与要求,有的则是为了增加所谓“保险系数”,往往来个“四面围攻,八方出击”,一次开药就10多种,有的一张中药处方竟开60多味中药,常造成较严重的毒副反应。

    错误的杂乱用药 主要是把营养滋补类药视为“养生”的“补品”。据某院住院病人统计,每天每人用药6~22种者占70%。尤其慢性肝病患者表现突出,他们往往长期使用保肝制剂、酵母、各种维生素、氨基酸等10多种药物。这种杂乱用药,不仅造成药物的大量浪费,使病人蒙受经济损失,给社会造成负担,更重要的是因药品种类过多会影响疗效,使毒副反应增多,常造成严重的后果。据研究,用药种类的多少,与药物的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成正相关。如每天用药2~5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为19%,6种以上则可高达80%。

    盲目加大药物剂量或延长疗程

    药物的剂量和疗效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即药物必须达到一定剂量后才能生效,并且随着药物的用量增加到一定剂量水平,疗效可最佳,然而此后再增加剂量,疗效并不增加,反而出现毒性。药物作用的这个规律,称之谓“量效”关系。忽视这一规律,则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尤以小儿、年老体弱患者更为显著。

    由此看来,合理用药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一个关键。但用药是否合理,并不在于医生用药的种类多少、价格的高低,主要看是否选药正确,剂量与疗程是否恰当,药物的配伍是否合理,最终看是否发挥了最大的疗效,又使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到最低限度。可见,为了安全用药,必须做到知药善用,如果没有把握或缺少药理方面的依据,无论如何也不可任意联合用药、杂乱用药和盲目加大剂量或延长疗程。用药重在对症而并不在多多益善,“用药如用兵,贵在少而精”。, http://www.100md.com(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