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0860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类型复杂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626期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类型复杂。

    一、农村的假劣药品案件有以下特点:(1)恶性案件、重大案件不断发生。(2)假药的定性难。现在市售假药与10年前的假药已发生很大变化,其特征是科技含量增高。许多假药中掺入有效成分,难以用简单方法鉴别。尤其是包装及防伪标识的印制技术较高,假药外形到了几乎乱真的地步。(3)假药的散在性强。一种假药一经发现,在该地区往往能发现一片。但在一个点上的量往往不多,而且使用速度快。(4)假药追踪较难。在制售假药活动中,往往有一个链,组织严密。但到了终端,很难向前追踪。(5)假药合法性外衣多。不少制假的企业,披着合法的外衣。在农村,县级医药公司的售假案时有发生,有的还挂有GSP的金字招牌,但售假案件连年不断。有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拒绝抽样、拒绝检查、拒绝提供涉假资料,不少假劣药品就在这样的拒绝下,走向市场,走向临床。(6)地方保护、利益驱动是假药难以根除的主要原因。在农村基层工作的药品监督管理人员,因坚持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原则而受到上级政府官员的威胁和打击的事时有发生,这也是假劣药得以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7)受到查处的少。去年仅全国县级药检所检出(含抽验、送验)不合格药品85480件,而全国查处的案件总数(含大量不需检验的假劣药)为4.86万起。在不少地方,药品案件审理人员少,查处难度大,检出的假劣药品查处率很低,有的县甚至在5%以下。

    二、违法经营药品的情况较为严重。在农村,用摩托车等机动车辆送药到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的无证药贩最为普遍,管理上也最为棘手;农村的兽药经营单位经营人药、无证行医人员使用药品的现象也较为普遍,这些往往是假劣药品的重要来源;药品零售企业批发药品的行为难以界定,药品零售企业柜台出租的形式经常变换,难以将查处工作落到实处。

    三、邮购药品问题突出。这种以行医为名在报纸上做广告的“邮购药品”现象很普遍,欺骗性很强,在农村甚至出现传销现象。

    四、非法药品广告充斥农村。农村的电台、电视台、报纸经常发布药品广告,张贴的非法药品广告在农村各处几乎都能看到。这对农民的误导作用非常明显,而且对假劣药品的流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药品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违法行为较多。对生产经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违法行为,如执行生产经营环境、操作规程、详细纪录生产经营情况、执行药品验收制度等,往往重视不够,监督查处不力。尤其农村药店、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的情况更复杂,这不仅给追踪查处假劣药品带来困难,也使农村的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水平难以提高。

    六、特殊管理的药品有待加强监管。在一些农村地区吸毒人员增加,农村医疗机构经常发生麻醉药品被骗、被盗、被抢事件。二类精神药品在零售企业的销售管理往往不甚严格,有的导致可自杀用精神药品超量并且无医生处方供应的现象发生。(袁晓平), 百拇医药